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捐赠家”路德维希夫妇

    《 文摘报 》( 2018年08月18日   06 版)

        1994年11月,德国著名艺术鉴赏家、社会活动家托马斯·昆斯·恩斯特博士来到中国美术馆,跟时任馆长杨力舟说:“德国有一位收藏家愿意给中国美术馆赠送100幅欧美国家的现代艺术作品,你们愿意不愿意接受?他是无偿的,只需要在你们馆里给他留个名字。”在此之前,中国还从未接受过任何西方人的艺术品捐赠。它惊动了中德两国的外交部和文化部,从一个单纯的艺术事件,上升为中德两国外交关系和文化合作的重大事件,连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与德国总统都对此表示了关注。这位收藏家就是彼得·路德维希。

        在巧克力产业赫赫有名的彼得·路德维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私人收藏家,不过让他闻名世界的并非收藏,而是他在全世界的艺术捐赠。早在大学时期他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就开始收集艺术品,他们的艺术收藏几乎是一部鲜活的3000年艺术发展史: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和中国古代的陶瓷、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艺术、欧洲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古典现代到先锋派艺术精品、一度领先世界风骚的德国当代艺术、美国的波普艺术、时髦的废金属雕塑,直至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艺术,都属于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范围。大部分藏品最后的归属是世界各地的20余个博物馆,他们所提倡的公益性、资源共享的艺术收藏方式,推动了世界艺术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中国美术馆,可以说是路德维希夫妇实现其伟大理想的最后一个美术馆。

        说起与中国的缘分,和很多在中国颇有名气的西方收藏家如乌里·希克和尤伦斯一样,路德维希从小也受到中国艺术的熏陶,然而他介入中国艺术的途径和方式却不尽相同。路德维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源于其祖父跟他讲述的中国古典文化,以及其父母所收藏的14~18世纪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瓷器。

        1995年1月12日,年近七十的路德维希夫妇第一次共同踏上中国的土地,他们在1年半的时间里访华3次,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广州等地,收藏了包括艺术家方力钧著名的泼皮系列,以及艾未未、蔡国强、王广义、徐冰、徐坦等一大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由此,路德维希夫妇成了最早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收藏家之一。在三次访华的过程中,路德维希夫妇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路德维希夫妇预见到中国的崛起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便想向中国捐赠其收藏的艺术品。

        1996年5月,路德维希先生在中国美术馆草签了捐赠协议,还以每幅1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批中央美院师生的画作。遗憾的是,路德维希先生最终还是没能看到他的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刚确定合作意向不久,路德维希先生就生病住进医院,并在做阑尾切除手术时心脏病突发而逝世。

        悲痛之际,伊蕾娜·路德维希女士独身一人来到北京,和文化部以及中国美术馆签订正式协议,并在捐赠作品展览开幕式上受到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与德国总统的接见。路德维希夫妇共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117幅)艺术品,囊括了众多世界级大师和国际一流艺术家的作品,除了4件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的作品,还包括德国的彭克、吕佩兹、基弗、里希特、海希,美国的安迪·沃霍尔、韦塞尔曼,英国的大卫·霍克尼,意大利的古图索,俄罗斯的日林斯基等等。

        当时还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教员的张敢回忆,他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原作,就是在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作品展上,这些作品让中国学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到西方现当代艺术的面貌。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以本土艺术收藏为主,对国际收藏重视不足。而路德维希夫妇的捐赠作品在当时有效补充了国际收藏的空白,其价值如今已无法估量。

        (《世界博览》2018年第13期 柯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