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肾虚分阳虚、阴虚、阴阳双虚……89%的男人补肾越补越虚。”“权威专家披露,超过140多种疾病与全身性湿气有关。”在不少中老年人微信朋友圈,往往能看到转发的大量所谓“科学研究表明”文章。开头都“科普范儿”,充斥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保健品或者医疗器械。
这些“伪科普”式虚假医疗广告,大多集中于两性疾病、健康养生等领域,被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或商家利用,包装宣传其产品或服务。
奇葩“伪科普”广告泛滥网络
“伪科普”网文都有哪些特点?
1.利用日常经验编织科学神话。“醋泡鸡蛋的基础上加入鹌鹑蛋、大枣、枸杞以及中药材,经过工艺发酵,能够治疗中风、风湿、偏瘫、脑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很多医生没办法治好的病为什么喝这个可以治好?”……
事实上,该文通过堆砌医疗术语包装出的“醋泡食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药品数据库里根本查不到相关信息,却被渲染成“神药”来宣传推销。
2.援引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权威。这类文章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国外替代医学网站。所谓替代医学,是对常规西医治疗外的补充疗法。这些网站利用普通民众对化疗的表面认知,比如呕吐、掉发、发烧等,夸大恐怖效果,推广其非主流疗法。
3.以科技术语和国际荣誉吸引眼球。“某某和他的专家团队发明小分子切割技术,将中药提纯萃取浓缩成膏方……有效成分通过皮肤迅速吸收,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乳腺癌、肝癌等重大疾病。”文章称,“这项号称领先世界十到十五年的高科技小分子切割技术,目标是世界专利和诺贝尔奖,比尔·盖茨派特使携巨资400亿美金三次登门洽谈合作”。然而,拥有该项技术的这家公司,在企业登记信息经营范围内并无药品生产权利。
数据“扒”外国文献张冠李戴
“科普网文”多半出自医药公司本身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策划或是自媒体写手。一位广告公司策划人沈先生透露,有的商家要求用“高大上”的科学研究成果包装产品,使消费者更加信服。于是,广告策划者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炮制文章:
一是大数据造假。“微信的很多文章数据水分很大,很多是撰写者通过搜索百度检索出来的。”沈先生说,比如,搜索“肥胖人群”,信息纷繁复杂,我们只选择对产品有利的数据。
二是修改国外研究文献。“有的直接从国外研究期刊上‘扒’论文,翻译时动动手脚,添油加醋,歪曲观点或者张冠李戴,把一个某权威机构新出炉的科研成果套在自家产品上,佐证产品功效,反正也很少有人会去查原文。”沈先生说。
三是套用似是而非的医学理论。不少“科普”文章号称从中医角度宣传,依靠所谓中医名家坐镇。一些医生表示,由于西医用药都是有指征的,有明确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中医的理念方法相对宽泛、综合,容易被“科普文”利用传播。
相关部门应有效打击
目前,以这类“伪科普”虚假医疗广告为代表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大量虚假医疗、药品、保健品等广告假借科普教育的幌子,采用研究文章、患者自述等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介于信息和广告间的模糊地带,一方面逃避事先审查义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执法部门监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相关部门应主动监测这类违法虚假广告,拓宽举报渠道,加大惩罚力度。”
(《新华每日电讯》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