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洪灾过后要防病

    《 文摘报 》( 2018年07月24日   07 版)

        肠道传染病  粪便中的伤寒、痢疾、肝炎病毒等病菌经雨水冲后会污染水源,这些被污染的水源饮用后,会使得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未经洁净消毒的水和食物,万万不可食用,严防“病从口入”。

        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致病性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民间俗称“大谷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猪。在洪涝汛期间尽量不要接触江河湖水,田间劳作避免赤脚。流行地区应接种钩体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  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大多分布于湖沼、河湾、沼泽和易受淹涝的半垦区,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与鼠类频繁接触者感染机会较多,病原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主要的预防措施是灭鼠、防鼠。

        血吸虫病  因钉螺多孳生在河岸近水处、稻田埂、灌溉沟等,在疫区下水时,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保护药,或穿保护鞋袜。

        真菌感染  真菌又称霉菌,气候潮湿、闷热,病菌乘机大量孳生繁殖,可寄生在土壤或粪便中,可通过破损皮肤或口腔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皮肤病  人们与江水、河水、田水、沟水接触频繁,各种致病生物或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会因皮肤破损或抵抗力低下引发各种皮肤病,因此,应当加强个人保护,也可选择一些专科专病制剂预防。

        疟疾  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传播快、反复性大的寄生虫病,洪汛期容易造成流行。预防主要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户外作业人员使用防蚊油、驱蚊净等,必要时可口服药物预防。

        (《老年日报》7.16 朱本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