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强制型群居动物”。但是很多成年人目前的生活方式是远离家庭,选择独居。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有很多弊端:不管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体会过孤独带来的折磨。
其实,孤独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它似乎能操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让那种被孤立的感觉在人们心中愈演愈烈。而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心理层面,还导致身体更糟糕。如果不去干预,孤独就可能有损人们的寿命。
实际上,孤独与人们是独身一人还是与朋为伴,并没有关系。科学家认为,孤独不是社交隔离,而是在情感上与社会的隔离。
孤独感产生于人们对社交活动的预期与现实的错位。孤独者不会仅因为有人陪伴,就能感到宽慰;社交自如者也不会因为在一段时间内独处而感到孤单。人们早已了解,长期独处对健康是有害的。但直到最近才明白,感到被孤立也会带来同样的伤害。孤独者患有疾病(包括心脏病、神经性疾病、癌症)的风险不断上升。
一个显著的原因是,孤独削弱了意志力,人们更倾向于沉溺在自我打击中,并做出糟糕的决定——接受不健康的食物和拒绝锻炼身体。同时,社交孤立感也会增加心理健康风险,比如焦虑、压力、抑郁、饮食紊乱,而这些都能伤害身体。
既然孤独对人类有害,为什么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没有摆脱这种感受?也许不难理解:孤独带来的短暂痛苦,或许会帮助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生存下来,因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倾向于群居以求保护。孤独是生物警戒系统的一部分,就像饥渴和疼痛一样,因此人类或许需要听从这种源自关系分离的疼痛和空虚的感召——感到孤独后,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寻找自己的族群以获得后援。
一旦孤独感入侵,我们能做什么?最有效的方式是从内心着手,从心理上解决孤独的成功方式是进行认知行为训练。找到目标感和人生意义有助于克服孤独的负面效应。
(《科学画报》2018年第7期 邱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