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看鲁迅日记,看到了鲁迅骑驴游钓鱼台。1926年3月7日鲁迅日记有:“下午小峰来交泉百。季巿来,同品青、小峰等九人骑驴同游钓鱼台。”鲁迅的这段日记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邓云乡在他的《鲁迅与北京风土》中有专门的一节,题目就叫“钓鱼台骑驴”。在说鲁迅的骑驴踏青之前,先说了一番老北京人骑驴游山的传统:
“骑驴的事,要由当时的骑驴游山说起。当时北京城里人把出城骑小驴当作是一桩十分有趣的娱乐。正月里出阜成门、西便门、广安门骑驴逛白云观;春三月里,在香山脚下骑驴游樱桃沟;秋天在阜成门边骑驴逛西山;在香山脚下,或在西直门外骑驴游香山、看红叶,这都是当年最吸引人的胜游。这种驴叫做‘脚驴’,城里城外都有,是那时最廉价的一种交通工具。”
鲁迅不爱游山玩水,也就没有骑驴游山的事儿。在北京生活十五年,城外他只去过两处不远的地方,一处是万牲园,另外一处就是这里说的钓鱼台。1924年到1926年鲁迅正住在西城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钓鱼台就在阜成门外两公里的地方。阜成门外这地方和毛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阜成门外现在有南礼士路和北礼士路。“礼士”是“驴市”的谐音。王彬的《阜成门外的关厢地理》说:“在清代,这一带有驴市,可以租用脚驴,便以阜外大街为界,分称南、北驴市口,1911年以后,驴市谐音为礼士,延至今天。”这就对了。我住的地方叫菜市口,沿着两广路往东有骡马市大街,珠市口。这个珠市口大概也是“猪市口”的谐音。所以鲁迅这次很可能就是从西直门外骑驴出发到的钓鱼台。
有一年,帮电影导演宁敬武拍摄电影《五四》,为了编一个初步的电影脚本,看了不少关于五四运动的资料,在《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又一次看到了骑毛驴的北京人,这些骑驴的人还是学生,不过,这次学生们的骑驴可不是轻松的游玩,而是赶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当年正在长辛店留法高等法文专修馆工业科学习的何长工在文章中回忆说“我们怕乘火车不能如时赶到,那时自行车是有钱人骑的,我们谁也买不起自行车,便都骑着毛驴走进北京。”
朱自清在《潭柘寺戒坛寺》中也写到过骑驴。潭柘寺和戒坛寺都在北京西南的门头沟区,比近郊的西山要远很多。朱自清是在门头沟下的车,然后再去潭柘寺,就只能是或走路、或坐轿、或骑驴了。朱自清开始选择了走路,走到精疲力竭(注:下文“筋疲力尽”出自朱自清原文)的时候又只能骑驴:
“这一段路可够瞧的。像是河床,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脚底下老是绊来绊去的,教人心烦。又没有树木,甚至于没有一根草。……走一点钟光景。自己觉得已经有点办不了,怕没有走到便筋疲力尽,幸而山上下来一条驴,如获至宝似的雇下,骑上去。”
但有驴骑也并不轻松,因为那天赶上了大风。
“这一天东风特别大。平常骑驴就不稳,风一大真是祸不单行。……想起从前人画风云骑驴图,极是雅事,大概那不是上潭柘寺去的。驴背上照例该有些诗意,但是我,下有驴子,上有帽子眼镜,都要照管,又有迎风下泪的毛病,常要掏手巾擦干。当其时恨不得生出第三只手来才好。”
唐弢的《帝城十日》也说到了骑驴游山的事,而且他游的就是北京人常去的西山。
“驴在荒山小径中拐弯,盘绕又盘绕的,终于到了目的地。墓道植短柏,构造略仿西式,石旁葬其第四子,我忽然着了魔,又哼出四句烂调来:荒山走马吊梁公,乱世文章眼底空,不信才人甘寂寞,墓园松柏有悲风。这里得来个声明,我们骑的其实是驴子。哲民笑我骑驴的姿势不好,活像骑马,我就也只能把坐下当作马了。”
唐弢去了卧佛寺和梁启超墓,现在都是北京植物园里面的景点。香山和植物园我都去过多次。现在,地铁西郊线开通后,去这两个地方就更是方便了。但不管怎么去,停车的地方离山门都还得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如果有头毛驴骑上,尤其是在上山越岭的时候,还真是可以节省不少脚力。另外,人骑在驴上看风景,不用付出走路爬坡的辛苦,可以用更轻松的心态悠然自得地环顾四周,一定有和一边“筋疲力尽”地走路一边看景不一样的感受。
(《文汇报》6.23 钱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