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6月26日 星期二

    到菜市场称两斤“经济学”

    《 文摘报 》( 2018年06月26日   02 版)

      北京有个“网红”菜市场,叫三源里。因为挨着使馆区、大酒店,这里成了很多驻华使节、国内名厨、艺人明星买菜的首选地。前几天,一场“菜市场遇见经济学”的主题展览,让这里摇身变成经济学课堂。

      “弗里德曼早餐店”“科斯羊肉铺”“李嘉图蔬菜摊”次第开起,8家以经济学家名字命名的店铺,每家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故事。海鲜店为何占据最中间?为什么不太买得到带骨头的进口牛肉?钻石和水哪一样给人的幸福感更强?一边买菜,可以一边了解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在菜市场入口处,还设置了一个巨大的仿真汉堡,以缩微景观和人物模型表现食物来源和生产流程:面粉来自河北、番茄来自山东、生菜来自福建、芝士来自荷兰……这直观呈现了全球分工协作的意义,也让人思考:如果没有分工,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有人说,菜市场是日常生活的缩影,是经济学最具体而微的体现。一个篮子,确实装得下大半本《经济学原理》。比如,两周前200多元一斤的基围虾跌价到75元,这是价格波动;有人爱胡萝卜,有人爱白萝卜,这便是偏好;如果你走到摊前,隔壁摊位传来句“半斤就够了,哦,太多了太多了”,正是边际效用递减。“人民小酒”要看市场定价,因为价格不是供给者定,是供需匹配的结果;而今天人们愿意买高价菜蔬,也能解释得通:如今大家做饭少了,相较于时间成本,价格弹性反而下降了。

      一门学科一旦成熟,往往会被高度理论化和抽象化。就像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充斥模型与计量的学问,让不少人敬而远之。但事实上,再高深的理论,都扎根生活。科斯在《灯塔的故事》中,以英国私人提供灯塔的真实经验,阐明公用品也能由私人提供;而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理论,则是基于对二手车市场的观察,论证信息不对称之下人们倾向于压价,最终会让优质二手车很难进入市场。这些经济学家拜市场为师,一次次拓展了学科的视野。这么看来,市场需要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更需要市场。毕竟,只有进入真实生活场景,才知道理论如何更好指导实践。这大概也是在菜市场讲经济学的暗示。

      (人民网 6.21 何鼎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