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猫》最初的文本来源是T.S.艾略特的几首短诗。因为酷爱猫,T.S.艾略特被友人私底下叫作“老负鼠”。上世纪30年代,这位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诗人出版了一本诗集,起名为《老负鼠的猫经》。这是一本写给孩子们读的诗。80年代,作曲家安德鲁·韦伯受此诗集启发,写了几首曲子,并带去参加在他家乡举办的塞德蒙顿夏日音乐节。T.S.艾略特的遗孀瓦莱丽·艾略特也被邀请到这场演奏会。
瓦莱丽给韦伯带去了礼物:几首未收录于《老负鼠的猫经》的诗作。它们也从未发表过。其中就有关于“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因为艾略特当时觉得,“魅力猫”在外面的世界饱受风霜,回到猫群部落却又被视作叛徒而不被接纳,这一切对他的孩童读者们来说,实在过于悲伤。
自此,韦伯找到了他创作一部关于猫的音乐剧所需要的核心角色。凭借伦敦和纽约两地的长年公演,再加上巡演到过的30多个国家,以及一曲流传世界的《回忆》,《猫》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现象级音乐剧之一。
除了《回忆》是重新作词,大部分《猫》当中的曲子都是直接在艾略特的诗作原文之上谱曲。韦伯将《猫》制作成音乐剧时,事先连剧本都没有,只有若干首歌曲供演员们参考。这也难怪这部音乐剧本身剧情稀疏,没有过多故事可言:生活在垃圾场的猫群部落里有种类和形态各异的猫,有天,首领宣布,要在部落里选出一只猫,给予重生机会。最后获此机会的是“魅力猫”。整部剧只有一个场景,即垃圾场,猫儿们偶尔会从门洞里钻出,也会突然成群结队出现在观众席里,制造激动与慌乱。
1981年,《猫》在伦敦西区上演后迅速蹿红,第二年韦伯将它带去纽约百老汇,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将近40年过去,《猫》仍生生不息,无论是哪个版本,无论巡演到哪里,很少失败。但无论是“魅力猫”最后升天的所谓奇观场景,还是猫儿们跑入观众席互动,对一些观剧经验丰富的观众而言,难免感到不过瘾。
“几乎没有投资者看好《猫》的市场前景,我不得不二次抵押自己的房子,以保证这部剧能正常制作。”韦伯在2000年的回忆中,提到了1981年《猫》并不顺利的制作过程。直到首演前一晚合成时,韦伯站在新伦敦剧院的观众席上,看年轻演员们穿着紧身衣,装扮成猫,又唱又跳,感到“当这样一群猫走上舞台,是戏剧史上最荒谬的时刻之一”。
韦伯下的赌注,换来巨大收益。韦伯因为他上一部音乐剧的成功,身边围绕了当时最有才华的年轻人,这些人促成了《猫》的即刻走红。
另一个受欢迎的原因在猫本身。《猫》比一般音乐剧更多次地让演员走入观众席。作为动物,猫儿们太适合在剧场各处移动,当他们出现在观众面前,特别是凑到其中哪位观众脸上去时,对方会受到一点惊吓,本能地还是会躲,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既好奇又害怕,但又会从害怕的情绪过渡到兴致勃勃。
(《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15期 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