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本期“旧报新读”选载的两篇旧文,一篇是改革开放发轫之初《辽宁日报》轰动全国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一篇是30年后人民网“人民日报记者亲历改革开放30年”专栏对该文作者的访谈,文章生动诠释了调查研究对于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的重要意义。 ——编者
主持人:您写的一篇报道《莫把开头当“过头”》被1979年5月16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报道原发于5月13日的《辽宁日报》。当时在《人民日报》产生很大的轰动效应,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轰动效应?
范敬宜:我觉得很多事需要回头看,回头看才可以越来越清楚。就像我们坐在一只船上,往往觉得怎么那么慢呢?好像船没有动,这时回过头看一看,才发现我们离开原来出发的地点已经那么远了,而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所以刚才又看到了30年前那篇报道,我非常感慨。
那篇文章,30年前是非常轰动,30年后看是非常平淡,这就说明我们进步了。我想讲一下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
当时我是《辽宁日报》的记者,是一个刚刚结束20年“右派”生活的人,那时叫“落实政策”,当时我已经年近50了。那么,我为什么能够写出那样一篇文章呢?现在想来,应当“归功于”20年的“右派”生活,它使我认识到,苦难是一种不幸,但是苦难也有它的两面性,会有一些偏得,有你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东西。
我在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建昌县插队落户,我本来是上海出生的,是一个五谷不分、养尊处优的知识分子,“右派”生活使我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了解了我们的国情,了解了中国农村、农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偏得。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我就马上意识到,我说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村有救了,有活路了。所以我特别兴奋,由衷地拥护,这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
当时一回到《辽宁日报》,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主动要求去农村部。那个时期我写了许多报道,就是要把失掉的20年时间争夺回来,写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但是好景不长,1979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全国出现了一股“否定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倒春寒”,突然一下子气候就变了,来势还很猛。主要是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政策“过头了”,诱发了资本主义的倾向,现在资本主义势力正在向我们社会主义“进攻”,就是说“辛辛苦苦2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真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农村部同志们都非常困惑,怎么一下子气候就发生变化,每天收到的基层来稿,几乎都是说“某某党支部,带领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进攻”,到底怎么认识当前农村形势?到底农村的形势是什么样?大家认为,结论必须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必须先做调查,不能随波逐流。我们亲自做调查,当时分了三个小组,在辽宁东部、西部、北部几个地方调查,我自己要求到西部,因为我对西部比较熟悉。
调查完回来以后,结论大致相同,就是说农村改革以后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是决不像说的那么严重,农村、农民对三中全会制定出来的政策都是特别拥护,兴高采烈,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几乎都是这样一个结论。后来就说我们要写一系列的文章,来正确宣传当前的形势。我就被分到写了第一篇。这在当时是很自然的事情,当时没有像你想象那样,有多大的思想斗争,下了多大的决心,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只是如实反映情况,根本没有想到正面、反面的轰动效应。所以我自己老说,我是在一种“不经意”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我翻了当天的日记,很平淡地就写了一句话,“5月13日,《莫把开头当“过头”》,在今天一版头条发表了,没想到会发得这么显著”,所以我没有把它当成什么,文章发表的当天早上,我报纸还没有来得及看,就下乡了,我万万没有想到,5月16日的《人民日报》以罕见的版面刊登出来。原来我那个标题很简单《莫把开头当“过头”》,《人民日报》转载时标题是“《辽宁日报》记者评述尊重生产的自主权政策现状时指出(肩题),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主题还有一个副题:“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保证生产形式自主权的关键,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特别点名表扬了我,还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
主持人:您能给我们总结一下《莫把开头当“过头”》这篇作品诞生的前因和后果吗?
范敬宜:有很多同志问我,您那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怎么会这么大胆?我说我并没有什么,我说我就只有两句话,一个叫“有恃无恐”,这个当然要加引号。一个叫“无知无畏”。有人觉得我“无私”,我说我不是“无私”,我是“无知”,所谓“有恃无恐”,是我知道是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不是我杜撰的;“无知无畏”是我当时并不了解上层有这么复杂的斗争。我认为这恐怕是符合我当时思想实际的。
主持人:您这篇文章当时看起来是逆潮流而写的,但是却实实在在顺应了潮流的发展,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范敬宜:文章所表述的观点,是我采访了很多老百姓得出的,大家几乎都这么认为,历史长河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曲折,甚至是逆流,但是千回百转最后还是顺应老百姓的愿望。所有的历史都是这样的,拿我们建国以来的历史来看,都是这样的。
主持人:您还写过一篇评论叫《“大锅饭”与“铁交椅”》,这是您刚刚结束“文革”十年下放的生活后写的吗?
范敬宜:这篇比《莫把开头当“过头”》还早一点。我回到《辽宁日报》时,当时正好是农村改革刚开始时,那时各种各样的思想矛盾表现很多,所以我当时写了一系列的“辩”,辩论的“辩”。比如有一种说法是说现在走回头路了,我就“回头路辩”;有人说我们倒退了,我又写了“倒退辩”;有人说农村承包制调动的是农民的“私心”,我又写了《私心“辩”》。当时写了很多“辩”,还有很多“说”,如《说“变”》等等,当然这也是其中之一。
我从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离基层越近,离真理也就越近。所以遇到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情况,我就到下面去,听他们讲,他们有一些见解是我们自己脑子想不到的。我们到下面采访,就是要出思想,我们写了几个“辩”,大部分观点都是老百姓自己的。
主持人:您在多年采访中,有什么人或者事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敬宜:这样的人挺多的,我想挑出最突出的一个人讲,任仲夷。任仲夷当时是辽宁省委第一书记。
《莫把开头当“过头”》发表的那天,省委正好开农村三届干部会议,《辽宁日报》一出来,舆论一片哗然:现在都这个样子了,还说没有过头,要什么样才过头?《辽宁日报》怎么能登这样的文章?我那几天不在沈阳,文章发表以后又去采访去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最后任仲夷出来表态,他说,我认为范敬宜这篇文章没有任何不对,我完全赞成他的意见,只是标题还不够劲,原来标题就是“莫把开头当‘过头’”,没有副题,也没有肩题。他说应该加上“莫把支流当主流”,他这样说的,结果这个话跟《人民日报》的题不约而同。
范敬宜(1931年—2010年11月13日),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195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历任《东北日报》(后改名《辽宁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农村部副主任、主任、编委等职务。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