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光明日报》贡献了多篇高考阅读题和作文材料。其中,1985年高考作文更是以“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为题,成为一代学子的青春记忆。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取材于2012年8月3日刊发的陈忠实的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016年天津高考语文阅读题,取材于2015年4月10日刊发的本报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彭程的散文《在母语的屋檐下》;2014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取材于1988年3月13日刊发的叶廷芳的文章《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二卷现代文阅读题,取材于2011年5月26日刊登的张炜达的文章《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阅读题,取材于2012年2月15日刊发的本报记者田雅婷的文章《吴良镛:筑梦人生》;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阅读题,取材于2013年4月11日刊发的刘重来的文章《一个不能忘记的人——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
为何《光明日报》的作品屡次入选高考试题材料?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沈献章认为:《光明日报》作为一份重点报道教育、科技、文化、理论等领域的新动态、新突破、新理论、新成果以及知识分子典型人物的中央党报,一直关注社会,聚焦时代,发表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文章,文质兼美,是很好的写作范例,高考命题组自然而然会选取。
(光明微教育公众号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