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加名】
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很火。即将结婚的广州女孩乐乐,因为男友不肯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提出了种种条件:自己只出50%生活费,不负责赡养对方父母。这些条件让未婚夫很困惑:这哪是结婚,分明是搭伙过日子嘛。
张丰:明明是准备结婚的人,却要盘算离婚时的利益,这让人尴尬:这样的爱情和商业合同并无二致。我们能够过上什么样的婚姻生活,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婚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被抛弃”的不安全感。在婚姻中你必须交出自己,除了身体和灵魂,还包括你的一部分经济利益。
(中国网5.21)
【化妆品账单】
今年3月,结婚1年半的刘莉和薛先生迎来女儿倩倩的降临,婆婆也来照顾,家庭支出陡然增加。薛先生宣布戒烟,并算了一笔账,一个月可节约750元。反过来,老公联合婆婆要求刘莉也降低化妆品档次,婆婆还说,自己这辈子用来擦脸的(化妆品)都没超过20元。看似家长里短,却引发网友热议。
然玉:男女主角的观点表达了各自对于特定生活观、价值观的信仰。化妆品是女性的刚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女性的社会阶层、审美品位和生活态度,乃至于一种保护色,一份安全感。但面对特定的生活,家庭账单和财务状况就在那里,与其针锋相对,不妨量入为出。
(人民网5.17)
【套餐陷阱】
用着免流量软件,却被收取流量费;刷着“无限”流量,却被降速断网……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各色优惠流量或免流量套餐如潮水般袭来,在为用户带来实惠的同时,却设置多重障碍考验用户洞察力和判断力。不少用户感慨:“数学不好的人用不上最实惠的套餐。”
鞠实:明面上宣传优惠、低价,背后却设置收费“免流量陷阱”,明显有违法嫌疑,不但伤害消费者的直接利益,更让国家流量降费的决心和成色受损,亟须从法治视角严肃认真地审视。
(《北京青年报》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