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评论家吴思敬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回顾:
激进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狂热地支持朦胧诗人,一些观念保守的人则猛烈地批评他们。朦胧诗论战的初期,当时还不叫“朦胧诗”,而是被叫作“晦涩诗”“古怪诗”。
恰恰是《令人气闷的“朦胧”》发表以后,“朦胧诗”这一带有戏谑色彩的名称才开始传开,争论也越来越激烈。1980年10月,在北京东郊定福庄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召开了“诗歌理论座谈会”。当时围绕朦胧诗的争论涉及到大我小我、自我表现、现代派的评价、诗与时代、现实主义的生命力、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等等问题,几乎每个问题都争得不可开交。辽宁诗人阿红把许多词汇抄在麻将牌大小的纸片上,然后字朝下像洗牌一样地打乱,再随意地把纸片分排成几行,然后再翻过来,看看像不像一首朦胧诗。阿红对朦胧诗是有批评的,他发起的这个游戏意在讽刺朦胧诗,无意中倒是开启了如今电脑写诗的先河了。(《亲历诗坛四十年》,原载《中华读书报》,2018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