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5月26日 星期六

    宝莱坞为何爱歌舞

    《 文摘报 》( 2018年05月26日   06 版)

        从父辈喜闻乐见的《大篷车》(1971),到中青年朋友耳熟能详的《三傻大闹宝莱坞》(2011),印度电影总是塞满了歌舞场面,“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传统,究竟有何渊源呢?

        宝莱坞电影一开始就和歌舞结合在一起。1931年,宝莱坞诞生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包含了7首歌曲以及多轮舞蹈场面。早前,不少印度电影研究者以为,宝莱坞电影的歌舞传统,可能源自对“湿婆”(印度教最重要神祇之一)的崇拜,是印度人对“舞蹈之王”虔诚信仰的投射。然而,《阿拉姆·阿拉》中的第一首歌名为《以真主的名义赐给我爱情》,演唱者瓦兹尔·穆罕默德·汗是位穆斯林,第一个跳起舞来的女主角,也是穆斯林公主的“人设”。电影的整个故事,更是由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波斯戏剧改编——也就是说,和“湿婆”没有关系。

        为何印度电影最先展现的题材不是本土史诗,而是来自“外邦”的《一千零一夜》呢?这要从印度的波斯裔群体和波斯剧场讲起。印度的波斯裔大多并非穆斯林,而是琐罗亚斯德教(又名祆教、拜火教)的教众。为躲避征服波斯的阿拉伯人的迫害,他们在8至10世纪从波斯迁徙到印度,至今还保持着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而在有声电影产生之前,印度最普遍的戏剧娱乐形式,就是在波斯剧场里看戏。

        波斯剧场最大的特点,在于分为“深幕”和“浅幕”。“深幕”之上画的大多是宫殿或花园一类端庄、肃穆的场景,“浅幕”悬挂的是热闹的街景;戏剧的主要剧情都在“深幕”中演出,“浅幕”里则会有许多甚至从未在剧情中出场的人群现身,尽情舞蹈。“深/浅”的划分,最明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吸引印度不同阶层尽可能多的观众涌入剧场。

        为经营计,波斯人绞尽脑汁。对于识字的印度中上层观众,掌控了孟买印刷行业的波斯人会分发剧本,以便他们了解剧情。对于不识字、语言又不通的印度平民大众来说,节奏欢快的印度歌舞,与一些看似浮夸但张力强的表演,便成了跨越语言的沟通纽带。19世纪70年代之后,一些波斯剧场由印度大城市走向乡镇等更广泛的地域,由固定的城市剧场发展为巡回剧场,在设备条件不足的状况下,更需要用夸张的动作和热闹的音乐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手舞足蹈”的“浅幕”,既能让较低层次的观众会心一笑,也能让中高层次的观众放松情绪,效果“一箭双雕”,故后世影人沿袭、借鉴、改良波斯剧场的“双幕”形式,不足为奇。何况,时至今日,印度北部的许多电影院都是由波斯剧场转变而来,又怎么可能不受当年波斯剧场的一些传统的影响呢。事实上,从古典梵语戏剧,到各种印度民间戏剧,再到“流浪者”波斯人的戏剧,一直以来采用大量歌舞“辅佐”表演,这亦是“叙事电影”成为主流商业模式之前,戏剧娱乐惯常的策略——谁说完整、严密的故事是天然的金科玉律呢?纯粹的,遵循“原始吸引力法则”的刺激性噱头,只要确保牵引了观众的视线,不失为一种取巧、实际的选择。

        除此之外,印度的电影在上映前后,其主题音乐也可以通过出唱片售卖版权而盈利——“盈利”,当然是资本终极的目的。电影促进了音乐的蓬勃兴盛,而通过走心设计的音乐,电影中的故事、情感也能够更为流畅地展开,两者相辅相成。业内人士透露,“在印度,电影工业和音乐产业密不可分。印度一年生产差不多数千首歌曲,其中至少半数以上来自电影。”

        (《新民周刊》2018年第18期 孔冰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