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陪你最后一程

    《 文摘报 》( 2018年05月03日   05 版)

      ■佛刘

      9月,我送他去武汉。

      这样的日子盼了很久了,从3年前,从他高考结束,我曾无数次地想这一天的到来,我盼,他也盼,有时候打嘴架,他总会说,终于可以自由了。

      我在他这个年龄,也曾是这样的想法,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可以不听父母的唠叨,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

      武汉的天气比预想的要热得多,当我们走下高铁,到达武汉那所大学的门口时,衣服都已经湿透了。

      他的脸上一片潮红,想一想以后有4年的时间要在这里度过,我无来由地替他担起心来。但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退缩,而是用热切的目光打量着眼前普通的大学校园。

      与网上联系过的学长见面,然后去报名,去宿舍,看他与学长们从容的交谈,然后又把我扔在树荫下,随学长一起去看校园。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真的不需要我了。

      想起高考之后,他和几个同学去九寨沟,那么遥远的路程、陌生的地界,我劝他,要么找旅行社,要么我陪他们一起去,不想他一句话抛过来——要是那样我就不去了。听他在屋子里要同学的身份证号码,然后网上订票、订旅馆。我坐在沙发上,心里酸溜溜的。

      原以为大学的宿舍会干净一些,但是从床桌下打扫出的烟头、手纸、矿泉水瓶子,还是减弱了我对这所大学的好感。他和我一起劳动,这些活儿他以前在家里是很少干的,现在看他一个人钻进墙柜里擦拭的样子,我终于有了一个得意的理由。都说锅是铁打的,他们早晚会明白。

        二

      带着他一起去买生活用品,尽量捡好的买,唯恐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给他带来一点点自卑感。他把要买的东西都记在了一个纸条上,看得出是动了脑筋的。排队交款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因为人多,秩序就乱了。他一直说,咱们不急,不急,但看他的呼吸也短促了。他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场面以后可能会随时出现在他的生活里,有些事是无法等待的。

      他和同宿舍的同学刚见面就很熟悉的样子,让我很惊讶。他不屑地说,网上联系很久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联系上的,但看着他们一见如故亲亲热热的样子,我提着的心也就放下来。那三个同学给我的印象还算不错,即便这样,我还是趁没人的时候,把同学之间怎样处好关系的道理又重复了一遍。他说,你就放心吧,学会容忍足够。

      我们去逛街,去学校食堂,看他熟练地使用小黄车和支付宝,并教我如何使用,俨然比我更熟悉外面的世界。在放心之余又有些庆幸,要来的早晚得来,何必庸人自扰?

        三

      返家前的最后一晚,我想和他一起吃顿饭,微信联系半天,知道他在上集体教育课,大约要到6点半才能放学。我就默默地坐在草坪的石凳上等。看着草坪上的那些孩子,我忽然有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从他上幼儿园一直到现在,似乎一切都尘埃落定,想这漫长的过程,他的成长,我的老去,我们都在不停地变换着心智。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变化,一段路程,又一段路程,最后殊途同归,完成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出现在我视野里的时候,已经快7点了。他没有听从我去校外饭店吃饭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学校食堂,每人10块钱的套餐,坐在那里,做他人生中第一次长期分别前的交流。我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少玩游戏。他不说话,独自吃自己的饭菜。

      分手的时候,他没有做短暂的停留,只是说一声,爸爸,我回去了。我说,早点睡觉。我坚持不想回头,但还是没忍住。

      众多的背影中,唯他的背影最清晰,那一刻,我克制了很久的情感,还是在鼻翼的酸楚中败下阵来。

      (《上观新闻》4.1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