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自给自足,是穷是傻吗

    《 文摘报 》( 2018年05月03日   02 版)

      日前,一篇署名为“连岳”的自媒体文章《自给自足不是有志气,是穷,是傻》引来众多网友热议。虽然传播量不小,但文章内容却是偷换概念,并用日常生活中处于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的社会行为来类比国与国直接弱肉强食的大国博弈。其核心理念是“自给自足不是有志气,是穷,是傻”。

      文章中称:“凭你的技能,家里的东西坏了,你都没办法:水、电、网络、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马桶、热水器……但你并不会恐惧,因为你知道找专业人士修好它,只要你有钱支付工钱即可,而这钱,又是你用自己最擅长的技能换来的。”

      潜台词是你用自己最擅长的技能,换取更多的金钱,然后用金钱去购买物品或服务。这符合社会高度分工的现实,但很多时候,即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和服务。一旦法律总是偏袒资本家,而无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一旦零售巨头店大欺客,死不认账;一旦官方媒体给制假贩假之徒大打广告,且给商家违法行为打掩护;一旦国家权力机关跨省执法,让敢于揭露黑幕的群众身陷囹圄,那么,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就会发生。即便你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你想要的商品或者服务,青岛大虾、东北雪乡、红黄蓝虐童、六六维权,以及鸿茅药酒跨省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

      相对于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行为,国际社会上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叙利亚外交官那孤寂的身影正是这一残酷法则的最佳注释。网文宣扬的理念和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鼓吹的“中国应该用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用赚来的血汗钱去购买西方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如出一辙。本质上是为中国成为欧美国家的血汗工厂摇旗呐喊。

      文章中称:“人精通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长时间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分工,分工越细,社会越富裕。也就是说,越富裕越发达的社会,你的生活越是依赖他人的服务,你完全不可能自给自足,你90%以上的需求,是他给他足。而越是贫穷的地区,自给自足的比例越高。一个赤贫者,每天想办法喂饱自己即可,澡都可以一年不洗,是自给自足的典范。”

      言下之意就是,越不能自给自足就越富有;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就越贫穷。把这个论调放到国家的角度去看,相当荒谬。作者的潜台词就是中国没必要去弥补集成电路、航空、制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短板,只需要买就行了。而且买的领域越多,说明中国越“发达、富裕”。试想,一个从粮食、衣服等生活日用品,到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再到枪炮、子弹、战机、军舰完全依赖进口的国家,会是一个发达而富裕的国家?在现实中,这种国家基本上都是穷国、弱国,国民饱受贫困、战乱、饥荒、疾病的折磨。那些产业链齐全,越是样样精通,什么都会的国家,往往是经济、军事、政治大国。

      文章中称:“在国家与国家的贸易中,坚持自给自足的思维,就是在追求穷。用关税把自己‘保护’起来,什么产业都要自己会,思路是,‘万一我们什么产业依赖他人,他人不卖给我们,我们就惨了’,这就是自给自足思维,是穷思维,也是受迫害幻想症的体现。”

      关税是世贸组织唯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美国实行过长达百年的高关税政策,把欧洲国家成熟的工业品拒之门外,为美国本土工业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德国也采用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德意志38个邦国组建关税同盟,在关税同盟内部实行零关税,但对外部实行高关税。这种做法使弱小的德国工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关税保护可谓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所谓的“受迫害幻想症”只能展现作者的单纯和无知。

      (观察者网4.20 铁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