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意味着敢于前卫时尚,愿意尝试新奇,能够引领风潮。德国给人的印象是循规蹈矩而缺乏灵活,偏爱稳定而趋向保守,专注自身而少有大局观,仿佛德国就是“酷”的反义词。但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主题介绍了“酷德国”。最近十年,德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在经历变革,以往那个“高冷”的德国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随和、时尚。
一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针对难民的“开放大门”政策,新旧德国人以及难民之间的隔阂使得德国成为了“陌生的新故乡”;二是父权文化正让位于性别平等职业女性比例上升,默克尔新一届内阁中多个关键职位由女性担任,同时,德国离婚的人数上升了,结婚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默克尔任内,德国经济不仅挺过了欧债危机,还从“欧洲病夫”变成了“欧洲引擎”。但是看上去“一枝独秀”的德国经济却并没变“酷”:100年前,德国产业的支柱是汽车、化工、机械和电气这“四大件”,100年后的今天,德国经济仍是靠这老“四大件”来支撑,德国被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浪潮抛到了后面。“酷德国”需要新理念,本质就是变革。
(《新京报》4.26 赵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