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现代化和民主法治的着力点,部分人思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乡土农村现代化进路,如,人们还试图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的价值再发现,以及近代中国乡村改革的历史总结反思,为陷入“三农”困境的现实乡村社会找到新的出路。并且,还存在着将农村放在民主法治发展的首要位置,形成由农村的变革与实践来引导现代化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立场。而事实证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背离现代化和民主法治发展规律的。因为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从农村开始的”。乡土视角有利于认识传统中国,但并不利于建设现代中国。现代化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出路不在于农村主导而在于城市化转换。现代化的基础是城市及城市化。
城市中国也是法治中国的根基,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人口的流动,使宗法关系或变相的宗法关系得以强化的经济制度基础将不断削弱。法治文化总是在都市社会环境中最先产生,以都市法治文化为先导,而后再向都市以外的空间扩展。因为法治的存在需要以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民主制度和理性文化为条件,而这些条件首先是在都市环境里形成和具备的。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与民主法治之间的协同发展事关重大,只有将民主法治建设纳入城市化之中,才能赋予民主法治建设更深厚的根基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城市化能否坚守民主法治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
(《求是学刊》2018年第2期 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