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想找银行贷款买房也不是不可能了。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决定将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最高年龄从65周岁延长到70周岁,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超过75年。
“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需要用一个直观例子来解释。例如:如果借款人年龄是40岁,过去“之和”为70年,最高可以申请到30年的贷款;而现在放宽到75岁,即45岁也可以申请到30年贷款。同时,过去65岁以上就不能贷款,而现在70岁最高可以贷5年期限的住房贷款。
这意味着,年龄偏大、但有能力并且有改善型住房需求的人群能够得到贷款,还可以降低月供压力,延长还款周期,有可能出现部分50岁—60岁左右的改善购房家庭选择接力贷,父子合力还款的可能。
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人平均寿命是男性74岁、女性77岁。在人的寿命延长、房价上涨较快、还贷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延长个人房贷还款年龄,将房贷的人群覆盖范围扩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获得房贷资格,有利于缓解贷款人的当期还贷压力,减轻还贷对贷款人其他方面的影响,符合当前部分居民希望满足改善型购房需求的实际,值得肯定。
金融人士吴昊分析表示,目前95后购房者已开始入市,他们在购房贷款时,普遍会与父母一起承担相应的贷款偿还责任,“延长年限对他们的贷款将有所利好”。这一政策考虑到当前国内人口老龄化,激活潜在的改善性需求,而不只是刚性需求。
需要预防的是,房贷年龄的延长,也可能带来新一轮房贷的红火,很多原本不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居民,会加入到买房的行列,那会不会被误解为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信号,会不会引发新一轮房价上涨呢?
好政策只有产生好效果,才能真正称得上好政策,在肯定如此充满善意的房贷政策的同时,必须防范资金向房地产领域转移、向个人房贷领域转移。否则就可能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北京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4.20、21 谭浩俊 徐曼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