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昌冬奥会的赛场,全世界见证了肖恩·怀特、葛西纪明的传奇故事,也领教了韩国政府粉饰繁荣的手段。
从冬奥圣火点燃的前一个月起,平昌奥组委就不断发布票房回暖的消息,已销售的门票占比最终被定格为94%。这一数字或许并无问题,但部分场馆大片空荡座椅也是事实。多家外媒曾报道,平昌奥组委委派志愿者换上便衣坐上观众席,而“雅虎新闻”则披露,为响应政府号召,韩国本土企业和机构承包了本届冬奥会相当比例的门票。
在将冬奥会定址于平昌的那一刻起,失败的局面即已注定。尽管距离首尔并不算太遥远,但若乘车从韩国首都出发前往平昌,要经历四个半小时的山路颠簸方能抵达。由于平昌当地没有机场,韩国政府将大量预算用于基础建设,在冬奥会开幕前开通了高铁。也正是基建问题,导致了本届冬奥会的预算从最初的80亿美元不断攀升。
除了短暂的热度,冬奥会的举办究竟为平昌带来了什么?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在比赛期间以及今后数年,前往平昌的游客将为这座城市创造400亿美元的经济创收。只不过,此类预期过于乐观。
平昌冬奥会共设有13座场馆。因无顶棚设计而广受批评的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冬奥会和冬残奥期间只承担举办开闭幕式的任务,未来这座几乎能坐下全部平昌市民的场馆将被部分拆除,剩余部分则改建为纪念馆与剧院。对于数量极其有限的平昌市民而言,这座剧院的规模实在有些太大了。
最棘手的难题还是维护费用庞大且难以后续利用的冰场。仅江陵速滑馆与江陵冰球中心两片场地,每年合计的维护费用就在400万美元以上。除了作为韩国国家队训练场地,这些冰场将改为多功能的体育休闲中心。然而,倘若平昌如索契般被人遗忘,未能如愿成为洲际乃至世界级的冬季体育旅游城市,这些造价不菲的场馆终将沦为乏人问津的沉重负担。
问题是,以如今平昌郡及江陵市的人口基数与接待水平,根本无力应对大量游客的涌入,更何况亚洲国家也很难具备如挪威、瑞士等欧洲冰雪城市的冬季运动文化与基础。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外界对平昌未来的悲观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汇报》3.5 谢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