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本是为了美化景观,改善生态,但在许多城市,迷恋名贵树种高价“买绿”,南方树种大量引入北方城市,城市绿植挖了栽、栽了挖……这样的奢靡之风已背离了城市绿化的初衷。
城市绿化奢靡风之下,是惊人的浪费。以南树北种为例,这些南方树木运到北方,运输成本不低,养护成本更是不菲,冬季一到,一些树木得穿上严严实实的“防寒服”,还要喷洒防冻液。即便如此,部分南方树种仍熬不过冬天,只能来年再买。
绿化奢靡风也滋生了巨大的腐败空间。几千元的树,长途跋涉后,落地价能翻上十倍多,其中的高额差价,在一些地方被层层瓜分,形成环环相扣的腐败链条。
据报道,南方某海滨城市曾耗资800万元在两条道路旁种植罗汉松,平均每棵单价26万元;东部一座城市曾花费约60万元从湖南购买一棵紫薇树。虽然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权力寻租,但如此“大手大脚”,真的把纳税者的钱用在“刀刃上”了吗?
对于这样的权力失控,需要加强相关监管,但更为重要的是,激活公众监督的力量。一方面,城市绿化工程的规划方案,应该全面公开,包括城市绿化中选用的树种绿植、绿化的区域以及预估的绿化工程造价等。另一方面,每年城市绿化的预决算编制,也需公之于众。城市绿化的浪费并不逊于“三公”浪费。通过公开绿植的采购价格、养护成本等,将能扎紧城市绿化的“钱袋子”,奢靡浪费也就无米难为炊。
(《半月谈》2018年第3期邱冰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