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

    为何几省份自曝GDP“注水”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18日   01 版)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

      先是内蒙古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主动挤水分的“开创者”,则是去年的辽宁——在该年度的辽宁省两会上,省长陈求发曾以罕见的坦诚,揭露出了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伤疤。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风险、去杠杆再一次被强调。这一会议在今年度的落实,恐怕是各地GDP挤水分的非常现实的压力。

      毕竟,统计数据造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对地方的财政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中央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政支出也减少。但从去年开始,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已经明确开始严控,前阵子《人民日报》刊发了各地处分数十名对违规举地方债负有责任官员的消息;财政部去年下旬发布的报告则明确,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

      专家分析,如果GDP的水分被压缩,则地方债务率可能进一步攀升,偿债压力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挤水分、期待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1.15 公子无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