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学校分为男女校、男校和女校。我就读的学校——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是香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女校,学校主楼是被评为香港法定历史古迹的西式建筑,学校小花园绿树成荫,作家萧红的部分骨灰就埋在花园一棵大树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淑女特质,学校多年来一直以蓝色旗袍作为校服。走在校园里,犹如漫步在一片蓝色海洋中。
女校有一种独特现象,就是低年级女生对高年级女生的仰慕之情。女校总有一些高年级师姐是校园风头趸,她们要么成绩特别好,要么就是有一些专长特技,往往成为小师妹们崇拜仰慕的对象。每逢小休或午膳时间,小师妹都会躲在教室外偷看大师姐,年度运动会或学校办活动,遇上机会和仰慕的师姐合影,小师妹都会兴奋不已。
有人说,女校毕业的女生都特别有气质。事实上,我上女校的第一节课,就是学习坐姿和待人礼仪。每天早上会有老师和学长在校门口检查校服仪容。我的学校注重全面发展,每个女生都要学习至少一到两种乐器,每个学期都要参加至少一项课外活动。
当然,女校还有另外一面。
女生之间会传小纸条,从课室最南端传到最北端的纸条,内容可能就一句:“刚刚那道题好难。”师姐和师妹间会以“姐姐”和“妹妹”相称,成群结队还要手牵手去洗手间是女校常见的风景。上体育课前要换体育服,明明可以去更衣室,偏偏喜欢在课室关上灯,集体蹲在地上更衣,然后还要随时眼盯着走廊,赶在男教师经过课室前换好衣服坐回原位。每天穿好校服整整齐齐上学,但一通过校门口的校服检查,进了课室就什么形象都不重要了。就算冬天穿长袖校服,热了就撸起袖子,或者直接掀起裙子搧风。
刚进大学时,总会听到一些女生说:“这粗重活应该由男生来做!”那时总觉得很不习惯,后来发现“凡事自己解决”是女校生的共同特点。
以前在学校办活动,搬桌子、搬椅子等,全部都由女生自行解决。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凡事尽量靠自己的习惯。
男校和女校总给人神秘的感觉,为了让单性学校的学生体验异性学校的生活,香港一些传统男校和女校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一星期的学生交换计划。中六那年,我被选中参与和拔萃男书院的交换计划,那是香港另一所拥有过百年历史的传统名校,孙中山先生也曾在该校就读。
突然到了一个新环境,起初我们几个女生都很不习惯,进出课室或去洗手间都要集体行动。后来我知道,其实班上的男生比我们还要紧张,他们尽可能专心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反正就想给我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女生在男校上课,上体育课会被围观,走在校园前面的男生会自动让路,举手回答问题,全班男生都会聚精会神盯着你。
而与此同时,他们学校也有几个男生来了我们女校做交换生。后来一个男生告诉我,原本六至八个交换名额,他们的报名人数多达六七十人,结果要经过两轮面试“过五关斩六将”才选出最后几个交换生。
我读了十三年女校,这些都是我们那些年的故事。
(《文汇报》1.7 黄芷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