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跑”的热情和虚火
近两年,百米冲刺争看文物的“故宫跑”,从故宫蔓延到众多的文物展出场馆和文艺演出现场。当衣食住行充裕丰足之后,人们开始有时间、有精力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了,也才有能力、有体力进行“故宫跑”。
当然,我们对于“故宫跑”也要有全面冷静的判断。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热情,是否真如新闻事件中呈现的那么迫切?这种热情有多少“虚火”的成分?细加推敲不难发现,一次又一次的“故宫跑”与其说是一个个文化事件,不如说是一个个大众传播事件。
故宫博物院等一些热门博物馆机构固然门庭若市,但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博物馆冷冷清清,很多珍贵藏品乏人问津。对于文化的真正热情,不应该仅仅表现在热捧少数热门展览和文艺演出上,更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是对于文化生活的全方位追求,使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2018.1.4 封寿炎)
“折腾”洞庭湖责任谁担
洞庭湖核心保护区近300万根欧美黑杨已经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部砍伐。
黑杨是制浆造纸原料中的优质材种,经济效益巨大。但成片成片种植的黑杨林,却给洞庭湖保护区带来一场生态浩劫:它们像巨大的“湿地抽水机”,让洲滩湿地加速旱化;它们的密集树冠霸占了光照养分,让周边植物陷入灭顶之灾;它们还破坏鱼类繁育场和鸟类栖息,洪水季节还阻碍行洪,影响防汛。
就是这样一种生态杀手,当年却成为地方政府的香饽饽,洞庭湖周边各县市几乎都制定了详细的欧美黑杨发展规划,如果有乡镇干部“种树不力”,还会被问责。
近几十年来,任意侵占湿地,野蛮开发,在各地非常普遍。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会肆无忌惮,不仅在于湿地保护的执法力量薄弱,还来自于追责的不到位。此种事件,不能止于全部砍掉。法律的完善和事后的问责,一个都不能少。
(《新京报》2018.1.3于平)
新闻专业主义不可缺失
假新闻的炮制过程大抵如此:一些网友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发文爆料,而一些专业媒体主要是新闻网站仅经过简单复制粘贴便冠以“新闻”发布,继而再被其他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社交平台进行病毒式扩散。
在一个追求流量变现的媒体环境中,许多网络媒体都将点击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甚至“唯点击量”是从。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一些媒体完全被市场所绑架,新闻专业主义也在追求“爆款”的过程中迷失。
评判新闻品质,要看传播力、影响力,但前提是先看真实性、公信力。新媒体时代,平台更新迭代、日新月异,但新闻专业主义不可迷失,真实性永远是第一原则。
(《南方日报》2018.1.4 丁建庭)
“女士停车位”无关歧视
近日,浙江省境内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增设“女士停车位”,比一般标准车位大了不少。对此,网上的声音大多认为此举是对女性的歧视。
“女士停车位”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国内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停车场,都已经有类似的专用车位。而在国外,类似的服务设施已经非常普遍,专门为女性停车便利提供相应设施是许多停车场的标配。
在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能发现有许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举措,比如公交车和地铁上的爱心专座、城市无障碍通道等等。公众没有把这些设施当成是对特需群体的歧视,是因为社会主体已经认可了这些群体的需要。同样,网友把“女士停车位”视为对女性的歧视,是因为没有理解到真正需要这些停车位的女性的心理感受。
因此,不要自以为是地为特殊需要群体的“被歧视”而焦虑,这种“歧视焦虑”会损害这一群体的利益。
(《中国青年报》2018.1.3 廖德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