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凡年满60周岁的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都可以自愿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
此前,上海金山、普陀、徐汇三区已先行探路一整年。记者从金山区获悉,截至2017年11月底,该区共有3746人接受长护险护理服务,长护险基金为老年人买单1177.94万元。
长护险服务包括2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15项常用临床护理服务,前者有协助进食进水、手足部清洁、协助更衣、药物管理等,后者有鼻饲、药物喂服、导尿、皮下注射等。
经过评估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如果是社区居家养老人群,产生费用由长护险基金支付90%,个人负担10%;如果是养老机构人群,个人负担15%——这个分摊方式,体现了鼓励社区居家养老的导向。
家住金山卫镇农建村的王金明三年前突发脑溢血,导致一侧身体偏瘫。今年4月,他申请了长护险服务,评估等级是最高的六级,5月开始,护理员李鑫每个工作日上门服务一小时,她通常给老人康复按摩半小时,搀扶走路半小时。每小时65元,老王自家支付10%,也就是6.5元,以每月22个工作日计,整月开销不超过150元。
此外,金山区在试点方案中加了几个自选动作,在长护险42项服务内容之外,增加洗衣服、做餐或送餐、居室保洁等5项居家服务,给老人更多选择。
(《文汇报》2017.12.27 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