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精神病医院上市存隐忧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02日   01 版)

      2017年12月22日晚间,证监会披露了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宁医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其中显示,康宁医院计划从A股中募集1.93亿元资金。这意味着A股有望迎来首家精神病医院上市公司。

      表面上看,一家以精神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集团上市,反映了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精神疾病的诊治;而民营医疗集团的上市,也能弥补精神疾病诊疗领域公共投入的不足。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其背后却隐含问题。

      近三十年来,民营医疗机构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挂靠门诊部,到可以设立独立法人的民营医院,再到纳入社会医保体系,已成为社会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但一次次改革政策的松绑和开放,使得民营医疗机构一次次井喷式发展,造成的后果却是执法监管不到位,寻租现象严重。例如,小病大治,甚至无中生有捏造病情推销治疗。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民间之所以投资医疗机构,除了极少数可能怀有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外,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盈利。这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市场立法、执法来监管和引导。

      回到康宁医院上市问题。精神疾病诊治是比普通身体疾病诊治更为复杂和模糊的领域,而且,精神疾病的治愈迄今为止都是模糊而缺乏统一标准的。如果执法监管不到位,那么,魏则西事件中涌现出的乱象将更为严重和隐蔽。

      (《新京报》2017.12.27 唐映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