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共有产权养老房模式值得推广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21日   01 版)

      北京市民政局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了恭和养老中心试点情况,这是北京市首个共有产权养老设施的试点,在全国也是首创。它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在一起,为“有房子”的老人提供24小时的养老服务。

      这种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一、购买人持有养老房95%的产权,基本是房子主人,在此养老心里踏实;二、降低了企业资本投入压力,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从而增加供给;三、24小时养老服务,基础服务多达65项,这可以让入住老人享受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

      另外,该房产可出借、出租、出售,也打消了购买人顾虑。为了防止该创新名不副实,相关政策对于入住人有严格的限制,即必须为年满6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不过,该模式的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

      从进一步丰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来看,这种养老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如果该模式能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降低相关成本,必然有更大发展空间。

      一方面,购房成本可以适当降低。目前,恭和养老中心的销售均价是4.5万元/平方米,虽然其价格低于商品房,但对收入有限的老年人口来说售价还是偏高。降低购房成本,既需要政府适当让利,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也需要科学设计产权比例。如果适当降低购买人的产权比例,就可降低其购房总成本。另一方面,服务成本可以适当降低。目前,恭和养老中心的老人每月需缴3000元服务费。如果根据老人实际需要和消费收费,可能会好一些。

      所以,无论是完善这种模式还是推广这种模式,都必须考虑老年人群的实际承受能力。

      (《中国商报》12.19 冯海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