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到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别人提供的服务就算自己不满意,也趋向于平静接受,甚至对爱情也不再患得患失。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生理年龄不算太老,心理年龄却步入中年。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这大概是这些青年正在面临的困局。现实如此,还没有积累足够跟生活较劲的资本,却在挑战来临时缴械投降,看似解脱,实则逃避。也难怪,有人评价说,哪里是什么“佛系”,明明是“懒系”。不怨,不恨,不争,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不善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把理想与信念当回事。
“佛系青年”未必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一心期待过上某种焚琴煮鹤的日子。世间最大的浪费,就是对时间的挥霍和对未来的透支。蒋方舟化借聂鲁达回忆录的话说,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个80年代末尾出生的女作家显然对自己的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佛系青年”可不这么认为,没有沧桑恰恰成了“佛系青年”最大的沧桑。岁月静好,只缺烦恼,遭遇一点挫折就会迅速放大,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以为暴雨将至,是这代人的幸福,也是这代人的缺憾。
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例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猎物往往一下毙命。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古人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六祖慧能说过:“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人生可以不急不缓,生命则容不得随意辜负。做大事业,有大担当,发挥大才干,何尝不是“普度众生”的大境界。
(人民网、光明网12.13 刘念 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