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高胆固醇食物以避免心血管疾病”这一饮食理念,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在全球畅行。
然而,在最新版美国饮食指南中,这一理念被推翻。
新版指南中写到:长期以来,我们建议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不会再限制居民胆固醇的摄入量,因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与血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这意味着,曾经被限制食用的鸡蛋、肉类、全脂乳制品、坚果、椰子油、黄油等,被界定为“安全食品”。
美国专家还称:根本就没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就是胆固醇不分好坏,胆固醇在我们体内不会导致任何阻塞。关于“胆固醇引起冠心病”这一谬见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一时间,为胆固醇“平反”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吃货奔走相告:终于可以大口吃肉了。
对此,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汪道文教授指出,美国指南只是取消了饮食胆固醇的限制,并没有否认血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另外,中国冠心病人的血脂异常不同于欧美人,高甘油三脂也是中国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胆固醇仍有好坏之分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集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俗称为“坏的胆固醇”,这个数值越低越好。
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液中运回肝脏,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并防止它在血管壁沉积,还可能将过多的胆固醇从动脉粥样斑块中移走,所以被称为“好胆固醇”。
但在网传的新版美国饮食指南中,最亮眼的一条就是“胆固醇不分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对于这一点,汪道文给予了明确否认。“应该要控制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他说,保持正常低密度胆固醇的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梗的风险。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一条准则。
大口吃肉是对新版指南的误解
“摄入胆固醇的多少并不决定血液胆固醇的高低。”汪道文指出,但这并不表明,血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没有相关性。
事实上,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曾做过一项7国研究,跨度长达十年,涉及万名中年男性,证实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3%。
这说明,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是有密切关系的。
对于“每天不超过300毫克胆固醇”的说法被新版指南删去,武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师付娟指出,指南也同时强调了:必须限制饱和脂肪的量。
“食物里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大多数是共存的。”付娟说,限制饱和脂肪的同时,胆固醇的摄入也被限制了。而且新指南中,对于肉类、禽类、蛋类的推荐量并没有更改。“安心大口吃肉”是对新版指南的误解。
(《现代保健报》12.6 王恺宁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