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美国大幅减税冲击波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07日   01 版)

      美国参议院近日通过大规模税改法案。特朗普税改方向已明确,未来10年减税规模达1.4万亿美元,企业所得税从当前的35%降低至20%,个人所得税也将得到减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高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对经贸依赖程度很高的国家,中国,无疑在美国这波税改外溢影响范围中,是最受关注的国家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梅新育认为,美国的税改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首先,美国的企业所得税下调驱使美国在海外的留存利润大规模回到国内,刺激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都会产生较大的潜在冲击。其次,美国的减税政策是基于美国“加息+缩表”的财政政策基础之上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无疑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基础货币投放。客观上也对人民币造成了汇率压力。

      设想一下,如果美国大幅减税,进一步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税务负担差距,其他国家有没有可能在资本外逃等一系列压力下,也被迫做出减税等其他财税政策的调整呢?事实上,英国、法国以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已推动减税立法。而如果这一设想真的实现的话,这一轮全球减税战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美国减税的政策效应。

      有些和美国产业结构类似的国家,比如西欧国家和日本受此影响最为直接,可能不得不跟进调整税率。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美国较为互补,因此受到美国减税冲击预计可能相对小一些,而且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对企业减税降费措施,也有效对冲了这一影响。但是,随着中国的制造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与美国的交叉增多,受到的影响也会增大,因此也需谨慎应对。

      当然,税收并非决定企业开展业务的唯一因素。廉价的资金、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健全的法规制度以及庞大的市场等也同样是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提高竞争力,也能有效抵御资本和企业外流的危险。

      (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央视新闻 12.4 )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