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补上财商教育这一课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14日   01 版)

        “校园贷”“求职贷”“美容贷”……学生群体被骗事件时有发生,培养智商、情商的同时,缺失的财商又该如何补上?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将“财经素养”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其定义主要为学生的个人理财素养,涉及“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管理和计划财经事务的技能方法、动机和信心”,而不是诸如供需原理、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素养。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8个国家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但在我国,财商尚未引起社会大众与官方的足够关注。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情况,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阳团队建立了《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标准》。“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在未来拥有独立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升个人经济福祉与主动承担社会财经责任的综合能力。”刘志阳说,除了大众关注的防骗、理财等意识外,对财经活动中隐含的社会、道德、环境等问题进行反思,也是青少年面对未来生活挑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换言之,这是21世纪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如今,财经素养课程已首次在上海兰生复旦中学试点。刘志阳坦言,现阶段在原有教育体系内另设一门独立的财经素养课程较困难,需要各部门长期探索论证,“因此若能将财经素养标准内容融于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则是更为可行的方案。”

        (《解放日报》11.8 黄杨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