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不要小看这些小发明

    《 文摘报 》( 2017年10月26日   08 版)
    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剧照,马龙·白兰度(右)和费雯·丽

        下面这些物件,你也许已经熟视无睹,但真的不要小瞧了它们的作用,还有它们的故事。

     

        背囊原先是牧羊人用的

     

        最早的背包形态源自中世纪欧洲乡村农夫和牧羊人经常使用的一种大口袋。他们在大口袋上缝上两条带子作为背带,为了方便背负,避免袋子里的物品倒出来,还将袋子口用绳子缚紧,这样就可以背负了。

     

        中国古时也有类似的背包,但不是布做的,而是用竹做的,十分典型的当数书奁,它在汉代就有了。在后来传世的著名的“玄奘负笈图”中,玄奘就背了一个竹制的书奁。香港电影《倩女幽魂》里面,张国荣饰演的那位书生,就双肩背着一个书奁。

     

        17世纪左右,欧洲开始用皮革制作背囊,逐渐呈现方形,这可以认为是现代背囊的雏形。从现存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拿破仑时期的士兵就用上了这种形状的背包。

     

        运动鞋是战争带来的产物

     

        运动鞋起源于古代的传令兵。传令兵要求跑得快,这样在发生战争时才能更快地传递好信息。古代奥运会就是这样产生的。为了获得最好成绩,运动员逐渐由不穿鞋到穿上鞋子跑步,为了防滑,又在鞋底装上鞋钉或是凸块,这就是运动鞋的源起。

     

        近代运动鞋的产生,源于19世纪40年代橡胶的广泛应用。橡胶的特性是耐磨,而且具有减震作用。1832年,一位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是印刷工人,每天站在机器前,脚底由于长时间受身体重力压迫,感到疼痛,他便在鞋上垫上一个橡胶皮垫,结果疼痛明显降低。一次,同事们捉弄他,把他的鞋垫藏了起来。后来,他干脆把橡胶皮固定在鞋底上,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双橡胶底的鞋子诞生了。

     

        19世纪中期后,制鞋人开始根据人们参加的运动的特点设计制造鞋子,让鞋子运动时增强弹性和舒适性,防止脚踝受伤。

     

        到了20世纪初,功能型运动鞋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T恤衫是内衣外穿

     

        T恤衫的来历至少有以下版本——

     

        一种说法认为,T恤衫是中世纪普遍流行的内衣,是穿在外套里面的。到了17世纪左右,在美国马里兰州的码头,有大量卸装茶叶的工人因为劳作,便脱去了外套,把这种短袖内衣裸露在外面,因为茶叶英文是“Tea”,人们就把它缩写为“T”,顺理成章地就把码头工人穿的这衣服叫做“T-Shirt”,传入中国后,就取了它的音译名,这个说法较为主流。

     

        第二种说法与年轻男人的“荷尔蒙”分泌有关。17世纪时,英国已拥有舰队,舰上有大量水手,年轻的水手们长时间生活在船上,生活简单枯燥,但又处于“荷尔蒙”分泌旺盛期,同性恋、斗殴等让舰长十分头痛。为了阻止水手过多暴露自己的身体,诱发性方面的幻想,把原先难以遮挡腋毛和胸毛的棉布背心上加上了一个短短的袖子,这种服装开始在海军中流行开来。到了1913年,美国海军就规定水兵工作服内,一定要穿这种式样的衣服,目的也是为了遮蔽水手们的浓密胸毛。

     

        T恤衫在全球流行,成为大众化的服装,要感谢一个美国人,他就是上个世纪美国电影大明星马龙·白兰度。1951年9月18日。他主演的电影《欲望号街车》在纽约首映。在电影里,白兰度穿了一件白色T恤上镜,没想到的是,影片公映后,白兰度的着装让年轻人效仿,成为一种流行服饰。

     

        衬衫曾是一种内衣

     

        衬衫当年也如同T恤一样,是作为内衣存在的。

     

        法国有位时装大师就说,衬衫的实用价值在哪里?在于隔离皮肤与外套之间的摩擦,因为外套毕竟不能直接穿在裸露的皮肤上。

     

        衬衣怎样从内衣变成外穿而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在正式场合或是家居休闲的必备服装呢?

     

        中国周代就有衬衫了,称为中衣。到了宋代,已有了衬衫的名字。它的穿法与现代衬衫大体相同,是指用以衬在礼服内的单衣,但当时衫衣是无袖子的。

     

        古埃及在公元前16世纪也有了衬衫,没有领子,而且是束腰的。到了16世纪,欧洲盛行衬衫带领子,而且喜欢在领子和前胸绣花或装饰花边,不少西洋古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衬衫,领子高高的,一直耸立到脸部。

     

        到了18世纪末,出现立式翻领衬衫,就是现在通行的衬衫样式。到了清末,由于欧风东渐,中国人开始穿西装,自然也把与西装搭配的西式衬衫引进了。但当时西式衬衫只限男人穿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才慢慢有女人穿衬衫。

     

        拉杆箱才30多岁

     

        拉杆箱的专利发明是在1972年,但真正发明并流行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一个皮箱公司的高管叫Bemard Sadow,他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使用轮子的箱子的专利。他提供的专利草图中,在皮箱上装了四个轮子外加一根用来拖着走的皮带。如果按照这个专利进行生产,这种箱子必然重心不稳,遇到转弯或者走得急,很容易倒下。他在注册专利之后,忘记去美国专利局续费了,1995年因为欠费而专利失效,不再受保护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有位在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工作开波音747的机长,名叫罗伯特·普拉斯,他会制作皮箱。因为他天天需要提着箱子在家和机场之间奔波,十分苦恼,于是,他在行李箱下面装上了四个轮子,还装上了拉杆,这一个伟大的发明就这样出现了。

     

        据罗伯特·普拉斯自述,他一开始试着把自己制作的拉杆箱卖给其他机长和空乘,没想到大家都说很好用,他做多少卖多少。198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箱包公司,专门生产系列箱包,并成为箱包领域大名鼎鼎的牌子,品牌名就是TravelPro。

     

        鸦片战争后西方配镜技术传入中国

     

        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绘于1352年的画像《Hugh of rovence》中的人就戴有眼镜。

     

        眼镜是从欧洲传入中国,还是从中国传入欧洲,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眼镜制造历史要远早于欧洲。

     

        在明朝中期,中国的制镜业就十分发达。苏州是中国眼镜的发源地,清代时的苏州就像眼镜业的“硅谷”,有专门生产各种眼镜的作坊,眼镜也开始成为专门商品。虽然如此,但眼镜在当时仍是珍贵的稀罕之物,非一般人所能享用。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配镜技术传入中国,这是现代眼镜产业的肇始。清朝末年,英国人约翰·高德在上海开设了“高德洋行”,专营机磨检光眼镜。1911年,曾经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国人筹资开设了“中国精益眼镜公司”。由于精益眼镜公司的开业,使我国眼镜行业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验光配镜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

     

        (《羊城晚报》10.22 流 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