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安不忘危,一张老照片的启示

    《 文摘报 》( 2017年10月14日   03 版)

        近日,中国海军第26批护航编队抵达英国伦敦访问。黄冈舰、扬州舰等中国新式战舰驶入泰晤士河、靠泊于伦敦港的画面,令当地华侨华人激动不已,而现场的一张老照片,更引发国人无限感慨。照片是英国北部华人企业家协会赠送给到访海军的,其上是清政府当年在英国订制的四艘战舰——致远号、靖远号、超勇号、扬威号。

        这幅图的意义只有中国人才懂:勿忘国耻,富国强军,吾辈还将砥砺前行!黑白的影像,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灰色的记忆中。170多年前,英国的坚船利炮惊醒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旧梦,将中国拽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漩涡之中;120多年前,甲午一战,号称“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节节败退,致远号、靖远号等先后在战斗中被击沉。近乎屈辱的失败,让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艰险境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掀开民族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剜心之痛犹在心间。

        时光穿梭百余年,昔日羸弱的中国舰队,已是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兵劲旅。它们驶过致远号沉没的黄海,犁出“深蓝”的航线,远赴4400海里之外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守卫和平。海军实力的跃升,堪称当前我国国防和军事水平全方位提升的缩影。东风导弹入役、国产航母下水、运-20展翅、歼-20升空,一个又一个国之利器纷纷亮相,激发着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天的我们已不再需要去国外订制“军舰”,自主研发的“重器”一次次让全球惊叹不已。从前,在西方人眼里,我们最好的舰队也只不过“庞大而笨重,像一堆木材。”而今,当140米的导弹护卫舰黄冈舰等停泊在伦敦码头时,英国人羡慕道,“可惜不是我们的”“帮我们也建两艘吧”。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战火下的华夏曾山河破碎,人民受尽屈辱;如今,大国复兴,傲立东方。曾经“睁眼看世界”的忧愤不再,沧桑巨变中,“世界看东方”的自豪之情正荡涤升腾;昔日“振兴中华”的呐喊犹存,穿越百年后,“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浑厚嘹亮。

        站在今时风帆之上,我们应从这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获得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方能兴国。如鲁迅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今日,我们在新的征程上扬帆远航,但莫忘曾经“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苦痛,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魂魄,砥砺前行,一篙不缓。

        (《北京日报》10.11 晁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