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28日 星期四

    孤清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28日   05 版)

        ■何永康

     

        近日再读陈忠实所著《白鹿原》,读到朱先生去世前的一段,几欲读不下去。

     

        一

     

        小说这样写道:朱先生的脸颊贴着妻子温热的大腿,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白氏惊讶地停住了双手:“你老了,老糊涂了不是?”……朱先生仰起头诚恳地说:“我心里孤清得受不了,就盼有个妈!”说罢竟然叫了一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

     

        这无疑是神来之笔。后来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则把这一情节作为大结局,更是深意存焉。

     

        掩卷长思,“孤清”二字萦绕脑海,挥之不去。朱先生者,白鹿原上闻名遐迩的圣贤,按理说,应该是悟透人生,看透生死的;为何在临终时,会生出如此感喟和悲情?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圣贤也是人。在即将告别人世时,都免不了悲从中来,留恋人世里最亲爱的人,这和弘一法师在临终留下绝笔“悲欣交集”如出一辙。

     

        陈忠实先生似乎对“孤清”一词情有独钟。他在关于《白鹿原》的一篇散文中写道:“在我即将跨入五十岁的这年冬天,最深刻的记忆,却是孤清。”陈先生也罢,陈先生笔下的朱先生也罢,在某一个重要时刻,或者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刻,都回归到一个普通人的本真,从庙堂走了下来,回到民间,才发觉自己的过往实在是“太孤清”,似乎少了许多七情六欲,也少了许多活色生香的日子,或多或少留下了遗憾,有点反思的意味。

     

        二

     

        孤清,从字面意义看,是孤傲清高。这是旧时文人最有代表性的风骨和最为人称道的品格。

     

        孤清的另一种理解是“孤单冷清”。人是群居动物,互相交流、互相抚慰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身边有些老年朋友,他们的子女都在国外拿到绿卡,免不了要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见见世面,但很多人没多久回国了,为何?就是太孤清,是的,某些西方国家的确经济发达,环境好,文明程度高,社会管理也很人性化,但居住分散,人烟稀少,且与当地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孩子最多周末来短时间陪伴,更多时间是老两口形只影单,孤独感不言而喻。加上饮食口味难以适应,看似光鲜的日子,其实清苦不堪。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巨贪落马前,办公室里总挂有“慎独”二字,开口闭口必说廉洁清正,时时不忘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背地里却胆大妄为,干出贪赃枉法的勾当。于是,之前所挂的“慎独”,也就成了人们讥讽的笑柄。“独”是独了,“傲”是傲了,但人气没有了。

     

        真正孤清的人是德行高远之人,不会自我标榜,表面和凡人一样,绝非不食人间烟火。孤清,是孤高清雅的品行,特立独行的精神。思想境界是一回事,过日子则是另一回事,“琴棋书画诗酒花”当然很好,“油盐柴米酱醋茶”更不可或缺。不弄明白这一点,一味的孤清,就只能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了。

     

        (《今晚报》9.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