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

    最美图书馆,还有救吗

    《 文摘报 》( 2017年09月26日   03 版)

      北京怀柔交界河村的小山林里有家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许多人在被老板骂完之后,在跟女朋友分手之后,纷纷来到这个不插电的图书馆,拍照,然后发朋友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田野。但近日,一篇名为《满是盗版书也能当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打了所有读书人的脸》的文章写到,馆内盗版书数量之庞大,品种之繁复,手法之奇特,设计之粗糙,都足以让原作者垂死病中惊坐起。

      极具设计感和艺术感书屋,花费百万元建成,最初7000本图书都是成套的正版新书,为何在一个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地方,却出现如此大体量的盗版书?

      原来,随着图书馆的名气越来越大,为了快速扩充书籍量并让书籍流动起来,馆方向游客开放了一个活动,游客每捐献三本书,就可以带走一本书。由于图书馆建成后就已交由村民管理,大部分村民并没有鉴别盗版图书的能力,从这时起,馆内的图书就换了血统。

      三联生活书店编辑邝芮表示,“观察最近几年兴起的‘最美书店’风潮,一些概念书店把书像砖块一样压在收银台下面,看起来很有设计感,但作为一个从业者,肯定不喜欢书被这样对待。书店让书成为‘尸体’,其拥有的灵魂仅仅是‘读书’这个概念,这或许是比盗版书更值得关注。”显然,高颜值书店只能成为一个书架,继而变成了某些读者阅读的敌人。

      就目前而言,篱苑书屋已经偏离图书馆的本义,满满填充的五块钱一斤的盗版书,已变成书屋的建筑材料,而不是作为书本身而存在。因为这座建筑所带来的旅游价值,已远远大于它作为一个图书馆的本义,哪怕是“看书”这个最基本的功能。既然只是一个景点,盗版书只是一个道具,自然不需太过较真。

      话题大王许知远开设单向街书店,以个人喜好为标准筛选,反而变成这家书店独特而有生命力的地方,也赋予了书店独特的气质。如此,就篱苑书屋设计者的初心而言,真的甘心吗?

      严格意义上讲,篱苑书屋应该具有公益性质,它承担了一部分农家书屋的功能但又不囿于此,意图同时满足当地村民和往来游客的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文化平台,创作一个理想的读书环境;但在村民眼里,似乎更希望绿水青山中,这座适合参观、拍照的人文景观建筑能变成一个旅游景点,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作为一只被解剖的麻雀,篱苑书屋反映的问题,真的不只存在于这个书屋。

      网友说

      李阿宝:一家图书馆是否值得读者光顾,取决于藏书的质量而非建筑的外形。

      骆建领:不能因书屋属于公益性质,而放松和疏忽对图书质量的把关,书屋只有形其外充其内,氛围和谐,才能彰显公益阅读之美。

      江德斌:最美图书馆因盗版书出名未免有些黑色幽默,但图书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正规的图书馆都要专人打理,乡村图书室要引以为戒。

      (光明日报观点流微信号9.20 侯楠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