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常为购买的商品质量不尽如人意而烦恼。连某些在国内售卖的外国名牌商品,在质量上也是“内外有别”。
中国消费者受到的这种不公平待遇将有望彻底改变。日前,新华社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开展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该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国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
此次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就“质量提升”颁发指导意见,不仅将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而且正式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将质量问题摆在提升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看待,这在以往似不多见。它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由此步入“质量时代”。而且,在可预见的几年时间内,我国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将显著提升。
作为制造业大国,按我国目前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许多商品并非达不到国外的质量水准。之所以长期在较低质量水准徘徊,盖因社会未形成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未达成“质优价优”的共识,各家产品都“差不多”,高品质卖不出好价钱,因而厂家无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这也说明,许多企业不是不能生产高品质商品,而是国内的市场竞争环境制约着企业对高品质的追求。
可以预期,随着质量强国战略的逐步落实,整个社会都将形成以质量为先导的氛围,市场竞争也将围绕着质量的指挥棒运转。那时,中国品牌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羊城晚报》9.14 阅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