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咳嗽患儿就会增多。家长在诊断、治疗儿童咳嗽时,应警惕以下误区:
误区一:咳嗽与鼻塞、流涕没关系
小儿咳嗽时常有鼻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减轻鼻塞、流涕,也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误区二:咳嗽一定要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就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事实上,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误区三:咳嗽要用镇咳药
小儿咳嗽中有70%~80%都是有痰咳嗽,小儿无法像成人那样将痰液有效咳出,如果一咳嗽就给予镇咳药治疗,咳嗽是止住了,但痰液就更难排出,这样势必会堵塞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更严重的疾病。
误区四:中药比西药好
不少家长会倾向于使用中药,觉得中药比西药更安全。其实,中药不能滥用,需要区分寒咳和热咳,用药也有温、凉、寒之分。此外,中药的配方都比较复杂,对于可能会造成人体不良反应的研究和处理经验相对较少。相比之下,西药的成分会有明确标识,说明书上有明确的儿童服用剂量。
(《江南保健报》8.24 郭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