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性的程式,然后用笔墨加以表现的过程。笔墨、程式是构成山水画重要要素。
笔墨美
欣赏中国山水画,欣赏的其实是程式演绎中的笔墨美。要看懂笔墨美,先得了解笔墨的工具——毛笔。
为什么今天大多数人会觉得看不懂中国画?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不用毛笔,连硬笔都不用了,我们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击和滑动的方式来接受、传递信息,对毛笔的疏远造成无法感受笔墨的精妙,也就对中国画的欣赏产生了隔阂。笔墨中蕴含着中国山水画的诸多技法。对这些技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欣赏山水画时就不再是外行看门道。
笔墨在纸绢上会留下不同的痕迹,如点、线、面,这些笔墨痕迹还有不同的变化:粗细、大小、长短、浓淡、干湿等等。一幅好的作品其实就是将不同的笔墨形态合理、优良地进行组配,产生有美感的作品。
欣赏中国画的笔墨还需要从审美的视角着眼,笔墨美体现的是雅俗之别,雅即“清、沉、润、和”,“平、留、圆、重”。俗即”滑、轻、扁,怪、浊、燥”。
中国画的笔墨美和人格美是相互呼应的。中国人喜欢用磊落、中正、文雅、朴实等字眼来褒奖人,其实这些词也可以用来理解笔墨、评判书画的优劣。古人常言:画如其人、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
程式美
戏迷们都知道,看一出戏,看的是角儿的“手、眼、身、法、步”,即程式之美,不同的角儿即使演的是同样一出戏、同样的程式,都能演出各自的风格。欣赏山水画也是如此,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色彩的配置乃至题篆用印都有一定的程式。有了程式,画家就有了对自然的认知结构。
中国山水画的程式主要包括石的皴法、树法、云水法、章法等。以皴法为例,皴法是中国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皴法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对于这些程式的来源、运用和变化有了基本了解,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山水画。
(《解放日报》7.14 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