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7月08日 星期六

    珠峰圣地熙熙攘攘

    《 文摘报 》( 2017年07月08日   01 版)
    一支探险队正向珠峰峰顶冲刺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一直是登山者渴望征服的目标。近年来,商业珠峰探险活动蓬勃发展,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春季登山季里,共有373名登山者获得了从南坡登顶珠峰的许可,系人类1953年首次登顶珠峰以来最多的一次。加上为登山者配备的向导,今年登山总人数达到了800人。

     

        登山人数过多

     

        每年4月至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时节。今年共有42支探险队获得了尼泊尔文化旅游民航部的攀登珠峰许可。去年,有来自34支探险队的289名登山者获得准许。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许多登山者被迫放弃攀登珠峰的计划,由此造成的叠加效应是2016年和2017年登山人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今年更是迎来了登山人数的集中喷发。

     

        目前攀登珠峰的路线主要有两条,北坡路线在中国境内,南坡路线则位于尼泊尔境内。比起环境凶险的北坡路线,南坡路线的挑战难度相对较低,多数登山爱好者都会选择在尼泊尔境内向珠峰峰顶发起冲击。

     

        2011年,一名德国登山者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数百名登山者同时向珠峰峰顶进发,形成了一条“人蛇”。照片在世界各国引起广泛关注,珠峰登山人数过多引发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压力,也在此后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尼泊尔登山协会主席昂·策林·夏尔巴说:“每个登山季平均只有三到四天拥有适宜的气象条件,允许登山客们攀登珠峰峰顶。”今年的800名登山者挤在几天内向峰顶发起冲锋的话,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受鼓动而来的“菜鸟”

     

        今年的登山者中有部分新手。有媒体把攀登珠峰渲染成一项时尚活动,新手趋之若鹜,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人还越来越多。

     

        今年4月,英国登山家蒂姆·莫斯戴尔在珠峰南坡大本营附近见到了一些登山“菜鸟”,他在文章中写道:“有些人第一次使用高海拔登山必备的冰爪。”为了举例说明他看到的问题,莫斯戴尔还贴出了一张图,这张照片是一名登山者在攀登珠峰以南3公里处、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的半路上拍摄的。图中的登山者连头盔都没戴,随身物品从背包中溢出,冰爪也穿错了脚。莫斯戴尔警告,拿攀登珠峰当儿戏的人不仅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还会将整个登山团队置于危险境地。

     

        2015年,为保障登山者安全,尼泊尔政府曾提议要求攀登珠峰者此前须有攀登海拔6500米以上高山的经历,并禁止18岁以下和75岁以上人士参与攀登珠峰。时任尼泊尔文化旅游民航部长克里帕苏尔表示:“我们不能让每个人都上珠峰,如果他们身体上或精神上不适合的话,这无异于合法自杀。”但这样的提议须经由内阁投票通过,还涉及到修改尼泊尔现行法律。时至今日,这样的提议在政局不稳的尼泊尔依旧只是提议而已。

     

        今年5月6日,即将年满86岁的尼泊尔老人谢尔占在珠峰南坡大本营去世。2008年5月25日,时年77岁的谢尔占从珠峰南坡登顶成功,成为登顶珠峰最年长者,这一纪录于2013年被80岁的日本人三浦雄一郎打破。谢尔占本想今年再度挑战登顶珠峰最年长者纪录,未料出师未捷身先死。如果尼泊尔政府有攀登珠峰的年龄限制,谢尔占老人的死是否可以避免?

     

        尼泊尔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4年,旅游业创造的产值占该国GDP的8.9%,而登山又是尼泊尔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颁发珠峰登山许可获得的财政收入对这个国家弥足珍贵。每个珠峰登山许可都需要至少1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食品、旅游保险、登山装备、空运、雇佣人员劳务费等费用。

     

        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攀登珠峰人数增加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垃圾增多。自从1953年人类首次登上珠峰以来的60多年内,登山者们在世界之巅留下了无数垃圾,把这里变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场”。

     

        珠峰上的垃圾包罗万象,包括绳索、梯子、帐篷、易拉罐、饮料瓶、塑料布等……连攸关登山者性命的氧气瓶,用完后的唯一选择也是丢弃。珠峰上另一种“特殊垃圾”是遇难者遗体。珠峰的全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遇难者遗体因此得以完好保存。由于将遗体运回山下不仅危险,而且耗资巨大,大部分遗体都会留在出事地点。

     

        珠峰上堆积几十年的垃圾严重污染了世界之巅的环境,珠峰临近地区还有不少人依赖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水作为生活用水,珠峰这个垃圾场,对于临近地区民众的身体健康同样是个隐患。

     

        为解决珠峰地区严重的环境问题,从2008年开始,由尼泊尔登山协会组织的“生态珠峰清洁探险队”每年都会上山清理垃圾,截至2015年已取回15吨垃圾,但剩余垃圾还有多少则依旧未知。这群“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环卫工”面临的危险也是举世罕见的,雪崩、滑坠、暴雪、缺氧,都有可能使他们丧命。

     

        2014年4月,尼泊尔政府出台了新规定,要求攀登珠峰的登山者每人背回8公斤垃圾,以改善珠峰的生态环境。尼泊尔政府当年开始向攀登珠峰的登山队收取4000美元保证金,如果队内有成员下山时未带回8公斤垃圾,保证金将被没收。

     

        在珠峰登山活动过度商业化的背景下,近年来登山人数持续高位运行,珠峰所承受的环境压力今后或将有增无减。

     

        (《文汇报》6.29 王卓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