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规格,导致过量。很多慢病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但不同品牌、规格的药物,即使成分相同,服用时也有区别。比如,通用名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的降脂药,有10毫克、20毫克等规格,如果不看清规格,用量相差1倍,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只关注功效,忽略注意事项和禁忌。一些患者只根据症状选药,却不看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和禁忌。比如,扑尔敏能缓解过敏,但说明书提示服后不宜开车;部分头孢类抗生素的说明书提示服后不宜饮酒,否则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哮喘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哮喘发作。
此外,一些患者易将说明书上的“禁用”“慎用”等搞混。患者看到医生给开了说明书中写着应“慎用”的药物,便吓得不敢吃。一般情况下,如果符合“慎用”的情况,应谨遵医嘱;如果符合“禁用”的情况,就无论如何也不要自己用。
“饭前服”当成了“空腹”。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说,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在说明书上通常会写空腹服药。而“饭前服”的药物,是指在饭前15-30分钟内服用。与之类似的是,“饭后服用”多指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一般对肠胃刺激大的药物,建议饭后服用,而某些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等,建议饭前服。
“顿服”,不是顿顿都吃。在药物说明书上看到“顿服”,一些患者会理解成“每顿饭后服用”,这是错误的。中药与西药都有“顿服”这个说法,中药中的顿服是指一次性较快地将药物服完。其主要目的是将药力集中,使药物更迅速地发挥作用,比如麻仁润肠丸等通便药,雷丸等驱虫药。西药的顿服则是指将一天的药一次服下,比如格列齐特缓释片等长效降糖药。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快控制感染,一些抗菌药也可遵医嘱采取“顿服”。
本文作者为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生命时报》6.20 冯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