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

    知识分子要“求真”也要“务实”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20日   03 版)

        郑永年先生不久前发表《中国知识的悲歌时代》一文,认为中国知识分子渐失独立性、追逐名利,在学术圈和社会上都引发不小的争议。笔者敬重郑先生的渊博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的批评确有一定道理,确实中国知识界存在那么一种不良风气,“争利于市、争名于朝”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然而,这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非局限于知识分子一个群体。企业家何尝不是如此?我想郑永年先生的初衷是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保持一个尺度,而非简单否定知识分子本身。

        在这个时代,我们仍然不乏坚持自身观点,并持续建设性地为公众利益建言与实践的标杆性学者。例如林毅夫,尽管社会上有不少人对他的转型国家发展经济学理论颇有微词,认为他一贯积极帮助政府决策,但他的学术成果终究为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所证明。而且,他在上世纪70年代末毅然放弃在台湾的发展机会来到刚经历“文革”浩劫的大陆,本身就是其人生追求的体现。又如厉以宁老先生,虽然被一些媒体尊称为“国师”,但年近九旬的他仍能针砭时弊,对政府某些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政策做法及时指出。

        在当今知识专业化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已无法解释知识分子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在知识分子与政治、社会的关系上,我们应建立问题导向的意识。知识分子从政,应在学者的“求真”与官员的“务实”中找到平衡点、结合点和突破点。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是学者应尽的责任,我坚信,“民众的立场,建设的态度,专业的视野”才应是每个知识分子所应秉持的基本准则。

        (环球网6.15 周洪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