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西方的合唱传入中国。“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1913年,李叔同写下了这首我国近代最早的三部合唱曲《春游》。自那时起直至今日的百余年间,合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跌宕起伏,先后掀起了三次高潮。
与其他艺术形式多繁荣于国泰民安时不同,中国合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民族存亡,危在旦夕”的抗日战争时期。“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由此,全民参与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爆发,《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成了当时流传最广的合唱歌曲。虽然它只是一首简单的齐唱歌曲,但在当时,形式和技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了。支撑合唱发展的是一种民族主义情感,每个中国人只想喊出这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合唱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当时解放军进城,没有不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之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等合唱歌曲更是广为流传。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的合唱事业迎来第三次发展高潮。一时间,老、中、青、少,人人都在唱歌。当时合唱如火如荼到什么程度?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一位老同志找到时任上海合唱协会会长萧白,希望自己所在的合唱团体也能进入上海合唱协会。萧白得知,要求入会的是复兴公园里的“大家唱”,便问:“合唱协会对指导团体的基本要求是定时、定点、定人。公园‘大家唱’的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能做到吗?”老同志一听,当场跟萧白拍了胸脯,说:“能!”后来,这支团队果然做到了这些要求。这件事对萧白触动很大,也让他真正认识到合唱的意义。
一门艺术要向前发展,必然要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生相伴、互为因果的规律,合唱也不例外。中国合唱发展的三次高潮将合唱推向了大众,但是,普及之后应该怎样提高,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困扰着合唱的问题。
2002年,萧白第一次带领队伍出国参加合唱比赛,这次比赛带给他的震撼令他终生难忘。
当时萧白带领的深圳音乐家协会合唱团远赴意大利,参加国际合唱比赛。这次比赛,萧白带领的团队捧回了比赛金奖、最佳表演奖、杰出指挥奖三项大奖。但赛后座谈会,萧白看到了评分表:中国的合唱团在艺术表现力上拿到了高分,基础分却得了低分,在音准、节奏、声部统一上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
“我们刚开始搞合唱时,唱的都是革命年代的歌曲,硝烟滚滚、战歌嘹亮,我们要气氛、要力度,谁唱得响、谁唱得高就是好的。殊不知,欧洲合唱艺术已经发展了1700多年,有一套正统的美学标准。孩子们从小就参加唱诗班,在演唱时习惯相互倾听,耳濡目染,他们感受到的就是“塔顶般拢起的声音”,对和谐的、有声部的、有层次的合唱音乐尤为敏感。而我们在这些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萧白说。
回国之后,萧白与相关专家一起,按照“准确、统一、平衡、协和”的国际标准,重新制定了一系列国内合唱比赛的规则。从歌咏到合唱,再到国际标准的合唱,中国的合唱艺术的发展路径渐渐清晰起来。
(《解放日报》6.9 雷册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