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自我认同能杜绝“自杀游戏”

    《 文摘报 》( 2017年06月08日   07 版)

        “蓝鲸”游戏是由俄罗斯一位大学生发明的死亡游戏,要求网络参与者在50天内完成种种自残行为,并最终完成自杀的任务。虽然游戏的描述令人瞠目,却被全球多个国家的青少年追随。

        “4:20叫醒我”是游戏的另一个名字。每天早上4:20起床是游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整个游戏的基础。“蓝鲸”游戏的50项任务中,有多项都要求参与者在凌晨4:20起床。最后更是要求参与者连续19天在4:20起床,完成看恐怖影片、听音乐的任务。

        心理学家介绍,每个年龄段都有其最佳睡眠时间,青少年时期通常应该保持8~10小时的睡眠。睡眠过少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年轻人如果长期在4:20起床会导致精神恍惚,大脑运转变慢,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焦虑或抑郁,甚至是精神异常,进而影响大脑对重大事情的认知和辨别能力。从现有情况看,游戏设计者利用了这点。

        对于死亡,人们通常充满敬畏和恐惧。然而,“蓝鲸”游戏共持续50天时间,通过50个越来越冷酷的任务,让参与者逐渐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叫做渐进式脱敏。心理医生通常会用这种方法,帮助患者克服对某种事物的恐惧。

        在“蓝鲸”游戏中,参与者被要求接受组织者指令,观看或听组织者提供的图片、影片、音乐。组织者很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向参与者发送催眠暗示。通常,外界信息无法接触到人类潜意识。但如果催眠信息超过一定量后,便有可能突破意识对信息的过滤,直接给潜意识指令。这个游戏中来自组织者的指令以及大量的恐怖图片、影片、音乐很可能就是起到这种作用。死亡脱敏和催眠暗示的共同作用最终使游戏者做出极端举动。

        “蓝鲸”的蛊惑只对那些对暗示非常敏感的一小撮人群最为奏效。而“蓝鲸”游戏的受害者多为10多岁的青少年,也并非偶然。自我认同感的缺失,使他们坠入游戏的黑暗终点。

        增强青少年对“蓝鲸”游戏的免疫力,便是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更多真正意义的关爱。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立个性,发现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价值感。

        (《科技日报》5.25 徐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