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前十五年的农村生活,留给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饥饿。人均一年只有二百六十多斤口粮,常年吃不饱。
那时最高兴的就是生产队里扒山芋(红薯)。队里很体察村民们的心情,往往先预分一部分山芋,家庭主妇也都事先带好了篮子,一户十斤、二十斤,分到后立即到河边洗干净拎回家煮起来。
山芋刚下来的那一段日子,是一年中难得的可以吃饱、可以放开肚子吃的时光。山芋当饱但不能多吃,吃多了胃里会泛酸水,烧心般的难受。
当年我不喜欢山芋的另一个原因是山芋不好储存。我们家那里是里下河地区,地下水位高,山芋只能存在灶膛间里,小心翼翼地堆好,然后盖上麦壳、稻草保暖,防止冻坏,硬心了就没法吃了。
舅舅家那里是高沙土地区,一般是挖山芋窖子,一丈来深,上细下粗,像葫芦瓶样的,把山芋整整齐齐地码在窖子周边,中间要留一小块空地放梯子让人上下,窖子口塞一个大稻草把子保温。要吃的时候,外婆用一根带铁头的竹扦扎下去,要扎得准、狠,一次就把山芋提上来,要是扎坏了又取不上来,就要放梯子下去把扎坏的山芋拣出来。这种储存方式,调控窖里的温度很重要,调节温度全靠那个稻草把子,储存初期山芋呼吸旺盛,窖子里升温快,需要经常打开窖口,而入冬后窖口就要尽量少打开。隔三岔五地还要下到窖子里检查检查,把坏的山芋拣出来,一个山芋坏了,往往很快会带坏周边一片,坏山芋散发着一股酒糟味,很难闻。
因为鲜储不易,所以更多的山芋是被切开晒干。大的切成干,中等的刨成丝,破的、小的剁成粒,晒干了储存起来。山芋干烧粥,山芋丝、山芋粒煮饭,那就是农家半年的口粮了。
切山芋是个苦活儿。那时候农户家里都有一个切山芋干的推子,也就是一片两头有钉的刀片,切山芋时钉在长板凳上,加上一个一端固定在板凳上可以转动的推柄,人骑在凳上,将山芋放在刀口与推柄之间,一只手压着山芋,另一只手转动推柄将山芋向刀口处推压,山芋片子就会从刀口下一片片滚落到地上匾子里。记得分山芋的那几天,全家老小都在忙着处理山芋,大人切山芋片子、刨山芋丝,小孩剁山芋粒,经常是忙到深夜,忙得我上下眼皮直打架,第二天又要起大早趁着晴天赶快晒出去。
晒山芋就全靠老天帮忙了。切出来的山芋片最好晒在屋顶上,父亲一把一把地往屋顶上撒,小孩则爬上屋顶一片一片摊匀。屋顶上晒出的山芋干干净净,一片片雪白的很是好看。但更多的山芋片是晒在门口的菜地上或者村边上的麦田里。晒山芋干最怕阴雨天,碰上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全家老少都要一起出动把山芋片抢回来,放在屋里尽可能摊匀了晾着。鲜山芋片晾一天两天还可以,如果碰上连续的阴天,山芋片先是发热、发黏,然后出现酒味,再后来就会腐烂变质像豆腐渣一样,农家半年的口粮就落空了。
山芋养育了我,现在无论是在城里看到山芋,还是在乡下看到山芋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都会感到十分的亲切。
(《人民日报》4.15 沙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