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近代上海是广东戏的第二故乡。广东的戏曲艺术在海内外影响很大,相当主要的原因,来自粤人敢闯荡,敢冒险的社会风气。粤籍移民走到哪里,自然要把家乡的文化带到哪里。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志士班”就是这样在上海滩火起来的。
所谓“志士班”,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清末革命党人发起组织的一种以宣传革命为宗旨的改良新剧团体。戏剧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他们利用粤剧的形式,渗入话剧的因素,演出改良粤剧,宣传革命思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旧式戏班。
1904年,革命党人程子仪、李纪堂、陈少白在粤中富绅的出资赞助下,在广州河南海幢寺诸天阁创办了“天演公司”。公司先办戏剧学校,招收了80名青少年。一年后,“采南歌”剧团就登台演出了。“采南歌”剧团只存在了短短两年。但它实在是为“志士班”开了先声。
第一个正式的“志士班”是成立于澳门的“优天影”剧团。发起组织者,是两位报人。第二年,“优天影”就被清廷禁演,被迫解散。陈铁军等部分社员,就到广州荔枝湾彭园组织了“振天声”剧团。
1910年5月2日,由粤侨集资修建、专门上演粤剧的重庆戏园在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申报》上,刊登了一则戏园告白:“本公司忧风气之未开,欲演身以说法,故特遣人到粤,聘请振南天社全班,由镇安轮船来申开演。”
这是第一个到上海演出的“志士班”。“振南天”的前身,是“振天声”,并吸收了“现身说法社”的血液。它曾于清廷国丧之期远渡南洋演剧,宣传革命思想,在新加坡曾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并集体加入同盟会。
振南天社在上海的演出始于1910年5月5日,止于6月2日,地点在虹口狄思威路东鸭绿路角子的重庆戏园,共奉献了53场演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火烧大沙头》一剧。
振南天男女剧团是抗日战争爆发前最后一个登陆上海的粤剧戏班。由于时局动荡,演出遭受了极大的困难。剧团勉强坚持到1937年6月初,只好宣布散班。一个月后,“七七事变”爆发,“志士班”在上海的演出也从此宣告结束。
辛亥革命胜利后,广东的“志士班”大多停止了活动,但在上海,依然活跃着志士艺员的身影。为什么“志士班”特别看重上海,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广东人在上海的分布:早在明末清初,即有大批潮汕人移居上海,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兴建了粤籍同乡组织——潮州会馆。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又有大批广东人随洋行北上定居上海,“咸丰元年(1851),上海县城里有广东人八万左右,多于江苏和浙江人。二十世纪初,上海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广东籍富商的投资经营也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随之旅居上海的广东籍人激增,光绪三十一年(1905)前后,旅居上海的广东人已有三十多万”。
实际上,“志士班”尽管是由非专业人士组织的剧社,但它的兴起对粤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粤剧专业班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时人评价“因为很新鲜,一时可以给社会新一新头脑,倒很站得稳……这算是改良粤剧的先声”。改良新戏艺员所演出的剧目多为紧跟时代步伐,针砭社会痼疾的“改良警世新剧”,因而更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演出《岳飞报国仇》时,许多观戏的年轻学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度甚至有“废寝忘食地前往看戏”的热潮。
(《广州日报》4.6 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