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小城里的吸毒少年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06日   01 版)

      过去的数年间,毒品在中国正悄悄经历一场“下乡”运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毒品正高速从大城市向小城市、乡村扩散。

      太康县是河南豫东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当地相关部门统计,这个一百多万的人口大县,每年至少有一半人外出务工。但一个可怕的趋势是,和全国不少内陆的县市一样,它的涉毒人口和案件都在快速增长中。

      新近统计出的数据显示,2016年,太康打掉了两个贩毒团伙,收缴各类毒品10.3公斤。当地一位警察说,他没想到能有如此多的毒品出现在一个内陆县城中。目前,太康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847人,其中67.3%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上述警官介绍。最近几年,南方发达地区一些工厂关门,不少太康的务工者被逼返乡,新的吸毒习惯被带回。这波毒品主要是冰毒等新式毒品,与老式的毒品相比,新式毒品对年轻人更具诱惑,危害也更大。

      阿玲六七岁时,父母离婚。她被判跟母亲一起,后来母女俩自上海返回太康老家,辍学在家。

      阿玲在太康的街头找到她的存在。这群年轻人冲动异常,为了一件小事就有可能在街头大打出手。朋友几次“不上瘾”的鼓励之后,阿玲开始吸食冰毒,人生由此失控。在她的认知中,吸毒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获得一种区别于同龄人的优越感。

      不仅是阿玲等这样的“问题少年”,就连一些大学生也经受不住它的诱惑。阿城在郑州念大学,寒假返回太康,和昔日的朋友聚在一起。吸毒成为这群年轻人挥霍青春的一种社交方式。阿城说,就像现在大家互相派烟一样,当时并没觉得吸食冰毒有什么不对。

      自愿戒毒领域的专家陈捷(化名)认为,社会大众尤其是农村人口,对合成毒品的认知存在极大的误区,认为其不会上瘾,对其危害根本没有概念,“海洛因已经不是当前主要的毒品了,但我们的禁毒宣传大多还停留在海洛因时代”,这是导致“毒品下乡”及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京报》3.30 谷岳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