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4月01日 星期六

    起底催债江湖

    《 文摘报 》( 2017年04月01日   01 版)

        催收公司按逾期时间、难易程度收费,佣金可达20%-50%,甚至90%;黑客称1000元可以锁定欠款人位置。

     

        近日,高利贷、暴力催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目前,电话催收成为银行、网贷平台主要的催收方式,他们或自建内催团队,或外包电催业务。

     

        “呼死你”软件、向欠款人亲朋好友群发侮辱性信息在这个行业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回款难度大、电催无效的任务被交给了从事上门催收的各类公司。回款金额30%、50%甚至90%的回报,让“上门催收”滋生了野蛮催收、暴力催收的乱象。

     

        在催收行业的背后,黑客、数据公司也在获利,号称400元可以查到个人信息,1000元可以锁定个人位置,10万元可以找到“人间蒸发”的欠债者。

     

        催收者自述

     

        27岁的鲁钢(化名)曾从事催收行业3年,主要做上门催收。

     

        鲁钢告诉记者,其团队催收用的是“不上台面”的手段。“缠、骚扰、赖在欠款人公司、家里不走是最基本的手段。”有时,他们会调查欠款人的家庭关系,然后进行威胁、恐吓。

     

        鲁钢称,有一次,他们把河北一老板的女儿、母亲、妻子的姓名、工作单位全都摸清,然后偷拍了一张老板女儿上学的照片,一起放在了这个老板的办公桌上,第二天老板就交钱了。

     

        “有时会驾车将借款人带到郊区,几个小时不给水喝,给借款人讲还钱的道理,看到借款人饥寒交迫撑不住了,再将他送回。”

     

        如果借款人有自己的工厂,他们会雇人打标语,甚至会强行扣押工厂财物。河北一家具厂老板赌博欠钱,鲁钢的团队曾派人和家具厂的财务一起,一有资金进账就转出。

     

        除了暴力恐吓,阻挠生产也是常用手段。鲁钢称,他们会雇佣社会闲散人员进入对方工厂,以“帮忙工作的名义”收取报酬。比如装卸材料,普通工人一天200元,他们会要求对方支付300元。“这样可以掌握公司的运转情况,有货款或者收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索要。”

     

        电催话术

     

        23岁的杨旭(化名)匆忙吃完手中的午餐,熟练地开始按照电脑显示的号码拨打催收电话。这是他在电催部门工作的第六个月。

     

        每天,他平均拨打200多通电话,其中多数客户是忘记还款日期耽误还款。“我们会对客户有个大致的印象,是赖债的,还是暂时还不上的,然后根据话术来对话。”

     

        电催会依据欠款期限长短划分而有不同的话术体系应对。M1(业内称为逾期30天)通常是通知提醒欠款人尽快还款的话术;M2(逾期60天)话术语境会比M1稍显严峻;M3(逾期90天)的警告会更加严厉。

     

        杨旭称,话术要求电催人员在首次接触客户时,要利用语气、措辞、提问方式等“在客户心目中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催收形象”。

     

        一位电催人员称,“公司会给我们欠贷人员的手机通讯录,如果欠贷人赖债不还,我们就会给他的全部亲朋好友发欠款消息,骂人很常见。”刚辞职不久的业务员刘晓宁(化名)告诉记者,一旦逾期,“甚至会P出一张裸照发过去,威胁他。”

     

        “呼死你”也是催收的常见手段之一。记者调查发现,有专人从事“呼死你”软硬件系统的买卖,80元就可以买下一个软件的终身使用权。在这款软件的界面上,用户可以添加多个手机号,并可以选择拨通“1秒”“2秒”或者“3秒”后挂断电话。

     

        记者用手机做了测试,开始接通后,在两分钟内,记者陆续收到了归属地为“重庆”“昆明”“杭州”等全国各地的电话,且都会自动挂断。

     

        “滴滴一下,马上就到”共享汽车的模式也被移植到催收行业。

     

        记者在手机上以“催收”等关键词搜索,能够找到不下10款“互联网催收”软件,包括“人人催”“催催宝”“爱催收”等。在这些平台上,债权人可以发布自己的“项目”,同时“催客”在平台上挑选项目,获得有关材料,成功催收后,就能获得事先约定好的佣金。为吸引“催客”接单,佣金常常高达20%-50%。

     

        催债公司分成可达90%

     

        如果内催行不通,银行、网贷平台通常会将其打包给专业催收公司。北京一家从事上门催收的公司业务人员称,机构甩出的单子,一般分成都在30%以上。

     

        上述人员称,30%的价位只适用于知道借款人住宅、电话、人没有失踪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人,那么价格会直接拉高到回款的70%,甚至90%。

     

        曾在银行工作多年的王诚(化名)也干起了催债的生意。“单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银行,比如信用卡、房贷、车贷的坏账,一个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坏账。”

     

        对于出现逾期的借款人,催收前一般会有简单的等级归类,相对应的催收策略和催收回报也不同。按照逾期的时间,借款人的等级从M1到M10,每个等级一般对应30天。

     

        王诚称,催收公司会与银行约定回收比例,比如需最低回收80%的坏账,约定一个回报。完成超过80%的部分,有额外的佣金。对于王诚来说,来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单子意味着更多利润。“他们每个月会送来几千万的单子。”刚成立1年半,王诚的催收公司就实现了盈利。

     

        信息泄露严重

     

        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的前提是能找到人,而对于“消失”的借款人,黑客、数据公司的“商机”出现了。

     

        马宁目前在国内一家知名网络安全公司工作,她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个人信息基本裸奔,通过黑客技术窃取用户地理位置、手机、工作信息,甚至通过手机监听监视都极易实现。”

     

        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了一位提供黑客服务的人士,对方称,1000元就可以给出欠款人的活动范围以及新的手机号码等信息。

     

        部分数据公司也参与到“灰色”生意中来。有卖家声称,信息采集包括企业法人、车主号码等信息,“每天更新”。

     

        一个名叫“中国信用黑名单”的网站中,更是将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微信、支付宝等隐私直接公布到了网上。注册者通过购买“信用币”,还能看到联系人信息、学籍信息和借款人照片(手持身份证)等更加隐私的内容。

     

        (《新京报》3.29 王全浩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