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古代服饰风尚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8日   07 版)

        ■老猫

     

        古人对于奇装异服之类接受的程度比现在好许多。他们好像特别在意其他人有什么新鲜东西穿戴,好多笔记小说也都把这当个事儿来写。比如晋朝的《拾遗记》,就提到在河北向西“二万里”,有“孝养之国”,那里的人们“织茅为衣”。

     

        这书还说,燕昭王七年,卢扶国来朝,使臣结草为衣,号为卉服;汉武帝天汉二年,渠搜国之西的析沦国来朝,使节结草茅为绳,结网为衣——有人说,这类似于后来的罗纨。罗纨都是形容上好丝绸的,罗是轻软,纨是白色。网眼装,很新潮。

     

        拿树叶做衣服的记载一直到清代还有。学者俞樾引用《滇黔纪游》一书里的内容说:云南腾越地方的少数民族女子,“纫叶为衣,飘飘欲仙”,叶子“甚大而柔”,所以耐缝纫,而且还挡雨。俞樾不无羡慕地说,这衣服很别致,可惜没有去那地方的人帮我买一两件回来。

     

        至于汉人自己的穿着,原先都是有规矩的。古人穿衣,上身叫衣,下身叫裳,《后汉书》说,到了汉献帝时期有了变化,男人衣服的上身就越来越长,下身就越来越短;女人则越来越喜欢穿长裙,上身的衣服就短了。当时还有人批评这种穿法是“服妖”,说是“阳无下而阴无上”。反正批评时尚的人,基本都是上纲上线,要不时尚就没法批评了。

     

        当然,批评是阻止不了时尚的发展的。明朝末年,还有人见到过野老聚会,上着短衣下着布裳的,可清代之后,至少在外套上,男子基本就是一身长袍了,只有女人才衣、裳分开,有人还把这当作在大街上区别男女的方法——“有衣无裳为男子之服,殊衣裳为女子之服”。不过各种时尚都是短暂的,到了民国以后,衣裳这俩字成了一个词儿,男人上下身分开穿也很正常了。

     

        在古代,服装可不仅仅是用来区分男女的,还要用来区别身份。宋朝《石林燕语》就讲过戴斗笠的讲究:

     

        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可以在斗笠前加皂纱,把斗笠围上一半,叫作“裁帽”。其他人就只能戴斗笠,不能围纱,叫“席帽”。另外,只有公卿可以在戴帽子的同时也戴斗笠,叫作“重戴”。看那些武侠片中,大侠们经常戴个有纱的斗笠打杀,其实是错误的,要是真那么戴,不能隐蔽自己,还会让自己格外抢眼——这飞檐走壁的,怎么可能是大官呢?

     

        明朝时候还不准老百姓穿靴子。洪武初年的监察御史王英,有一次穿着便装在街上晃悠,结果被守门的士兵给捆了,原因就是他穿着靴子呢,这太不正常了。王英赶紧申辩:“哎哎,我是当官的。”还赶紧让人到自己船上拿了官服来作证,这才被放了。

     

        不过,规矩都是人定的,是人定的就能变化。就拿蟒袍来说吧,蟒袍和龙袍的区别很小,只不过蟒比龙少绣一只爪子。这种很接近皇家专享的服装,最早也是一般人不能穿的,只能用于外交,到了明朝正统年间,还是只用来赏赐“虏酋”,也就是其他部落、国家的首领。可后来太监的势力增强了,不知道怎么的,大太监们居然穿起了蟒袍。到了弘治年间,皇帝开始赏赐内阁大臣们穿大红蟒袍,这衣服的穿着面就逐渐展开了。

     

        为了穿衣服,还真有打起来的。汉朝有一个叫魏朗的,特别在衣服上较真。有年正旦早晨举行仪式,估计是冬天太冷,他的上司顾龛在朝服外面披了件裘皮大衣,这就被魏朗揪住,一口咬定这不合规矩,不是臣子该穿的。两个人拉拽争吵起来。魏朗还真大胆,命令士兵把顾完的大衣给脱了。

     

        (《历史的角落》 译林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