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6日   01 版)

        风头正劲的共享单车或许正引领着一场城市交通变革。

        王卓尔曾耗时两年,带领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大学生为上海规划骑行系统。这些努力,源于她2014年从荷兰归国后的切身感受——路真难骑。

        在荷兰工作期间,王卓尔住在阿姆斯特丹南部,每天骑行15分钟去上班。那是一条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当中两条是轨道交通,旁边两条是机动车道。再靠外是自行车道,自行车道两侧各有一排高大的树木作为隔离。一路畅通无阻,没有行人借道,“骑过去就像在森林里穿越”。

        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地铁里有专门的自行车车厢,道路路口有自行车信号灯。除了银行和餐馆,路上最多就是自行车店。

        王卓尔回国后带着学生调研上海的骑行系统。团队成员为上海主城区的道路打分。满分45分,大部分道路得分都在20分以下。主干道中有15条在“路边对骑行干扰程度”一项中得了1分或0分,意味着骑行者在这条路上要遭受3-5次干扰,甚或一直有干扰。实际上,相比国内大部分城市,上海主城区的现有骑行环境已是比较好的。

        如今,共享单车的出现,正逼着城市管理者不得不考虑自行车的事。3月上旬,摩拜单车入驻德阳、无锡等多座城市,入驻城市超过三十座。每到一城,和城市管理者交流沟通必不可少。而城市管理者早就意识到,私家车不能环保地解决城市出行问题,因此对共享单车持欢迎态度。

        小鸣单车CEO(首席执行官)陈宇莹也表示:“(有一些城市)政府主动打电话邀请我们去投放,说环卫也可以解决一些困难,比如将自行车摆正。”他们在很多城市的运营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例如划出停车位、共同倡导文明骑行等。

        小蓝单车广州市场总监钟静宜发现,城市管理者也需要共享单车提供数据支持。公司观察后台数据发现,在广州东山路上有个路口,所有骑行路线到这里戛然而止。于是他们向相关部门报告,有断头路不利于骑行,需要优先改造。“我们和政府沟通很密切,经常拜访政府各个部门,和政府共同建设广州的骑行环境。”

        “在这种碰撞和对话中,中国城市的骑行环境和城市管理者的包容意识也会稳步提升。”曹国星表示。

        (《南方周末》3.9 谭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