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谁在毁掉影视圈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6日   01 版)

           文化观察

     

        一段时间以来,“小鲜肉”在圈内掀起的非议持续不断,关于部分年轻演员高片酬、演技差、耍大牌的抱怨屡有所闻。

     

        近日,在全国政协会议文艺界小组讨论中,宋丹丹发言表示:现在很多青年演员一夜成名,要不因为长得帅,要不会演一点戏,一下子就有几千万粉丝,挣很多钱,成为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实他们有许多事情不懂,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做人。“那些小孩子,你带4个助手,我带6个,最终几家酒店才能装得下这些明星。”两个演员一起拍戏时,甚至在停车场等着也非要等对方先进去,“好像后进去的人显得腕比较大”。

     

        知名编剧宋方金也在“卧底”横店后发回一篇实录,文章提出,如今不光是“鲜肉”演员在组的时间极少,演员们之间也不多交流,没戏份时都外出接综艺、跑通告,“过去谁拍戏时离开剧组会让大家嗤之以鼻,如今谁留在剧组反而成了怪事。”

     

        宋方金说,电视剧创作风气的败坏,不只出在演员,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在失灵。作为影视圈的一个环节,“小鲜肉”们行为变质也不足为奇。

     

        编剧余飞也表示,很多制片方只求短期内迅速变现,对艺术质量的追求退居其次;烂剧成了市场主流,而真正靠品质说话的作品,反而因为被虚假收视率和数据打压,变成了所谓的冷门。在余飞看来,“真正要解决表演崩坏这个问题,首先还是得从杜绝收视率造假做起,只有评价体系恢复正常,市场才可能实现好作品好收视、烂作品烂收视的正向反馈机制,才可能实现行业的自我净化。”

     

        (《羊城晚报》3.9 章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