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6日   06 版)

        如何根治非法集资类社会矛盾

     

        纪军令、朱力在2016年第11期《探索与争鸣》上说,当前,由非法集资活动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呈高发态势,已从普通经济问题转化为新型社会问题。但无论从政府治理还是学界研究来看,常视之为一般的经济矛盾纠纷,而忽略了其发生学意义上特有的生成机制与特征,无法对之整体进行有效治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对非法集资类社会矛盾,需要从更高层面上加快完善治理机制与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组织与行业规范两个制度体系,推进强制性与诱致性两种制度变迁。

     

        中国传统政治中的“血缘文化”及其现代影响

     

        周刚志在2017年第1期《甘肃社会科学》上说,以血缘文化为内容的宗法统治,曾经是中国历代帝国的的统治方式,北方游牧族群南侵之后建立元、清两代王朝,“族群”这一泛血缘组织成为政治体制中更为重要的因素。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试图以“民族”取代传统“族群”作为建立民主国家的基础,但是其政党的政治组织能力却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从长远看,以“血缘认同”为基础的传统宗法政治与族群政治,终究需要以“宪法认同”“法律认同”为基础的现代民主代议政治所取代。但是,以“拟制血亲关系”(譬如“同胞认同”)为内容的“泛血缘文化”,依然会是中国塑造“民族国家”的文化基础。

     

        贤能政治隐含深刻风险

     

        张文波在2017年第2期《探索与争鸣》上说,贤能政治以其美好的政治理想令人心驰神往,却又隐含深刻的道德风险和政治风险。它过分依赖少数政治精英的知识与道德,一方面不利于公民观念的培育,容易演变为强人政治;另一方面回避了官员自身的利益逻辑,造成实践与表达的割裂。贤能政治不仅固化了官本位体制,且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并以其实质正义观念背离民主程序。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过程中,只有坚持以权力制约为目标的法治原则和协商民主程序,才能摆脱贤能政治的诱惑并走出人治的窠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