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以高标准倒逼技术升级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16日   01 版)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发动机厂维修部高级经理徐小平日前表示,他去一个民营企业调研,发现这个企业的产品做得非常好。但是当他问企业老总,有没有国产的零部件时,那位老总回答:很少,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

        标准略低、监管颇松,表面看来可以让国内的一些企业有宽松的生产和销售环境,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成长却是很不利的。目前,我们的国标有两类,一类是推荐性的,一类是强制性的。很多时候,推荐性国标并不能发挥出太多的效果,所以,我们理应出台更多高规格的强制性国标,给企业施加压力,倒逼其技术升级、产业升级。

        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现实问题。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从一定角度而言,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让龙头企业去“做标准”,其实是让他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要打造高规格的国标,我们理应避免龙头企业过多参与的情况,以免最后定出的标准“被企业绑架”。

        另一方面,标准有了,落实与监管也不容忽视。此前,某些领域在检查工作的时候习惯于提前通知,这显然不利于企业一以贯之地执行标准。反之,不打招呼、突然袭击、驻场监管,这些措施才有利于生产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法制晚报》3.11 王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